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陈政 《政策瞭望》2010,(10):54-54
宋朝的苏洵在《谏论上》有一段话:"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意思是说,有所领悟就会明理,有所敬畏就会谦逊恭让,有所振奋就会尽心尽力,有所坚强就会果敢。  相似文献   
2.
周玲 《廉政瞭望》2021,(7):61-61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三苏在文坛上留下辉煌的一笔。到底是什么样的父亲培养了这样优秀的儿子?三苏祠一块饱含感叹的"是父是子"廉政牌匾,向人们讲述着苏洵的育子故事。名字背后的寄托当一个婴儿降生,父母会为他取名,期待孩子健康成长、茁壮成材。早年,苏洵和程夫人育有二女一子,后一儿一女夭亡,因此苏轼、苏辙出生后,苏洵夫妇对他们的培养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3.
三苏与杜诗     
杜诗对三苏的影响各具特点。苏洵的诗古质朴拙,木讷少文,受杜诗的诗歌影响很小。苏轼推崇杜诗,并继承了杜甫的写实传统,他的一些诗歌在风格上接近杜诗,其出蜀纪行诗和《荆州十首》等诗歌都直接模仿杜诗。苏轼学习杜诗,而又自成一格。苏辙对杜诗有较高评价,杜诗对其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化用杜诗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北宋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背景下,苏洵怀着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感,力图使学问有用于当时.史学在他的学术体系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于是,他在治史的过程中往往将史学与现实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从而使其史学带有浓重的经世致用的特点.可以说,“求真”与“致用”是苏洵经世史学最为重要的两种理论风格,“求真”包括了史学之“求真”和历史之“求真”,“致用”则使其史学成为有用之学.  相似文献   
5.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出自北宋苏洵的《心术》,大意是:作为将领应当修养心性、保持定力,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只有具备纳百川入心中的胸襟与挽狂澜于既倒的定力,方能准确判断全局态势,掌握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