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0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你走入罗山县尤店乡境内那一棚棚、一座座、一块块青翠欲滴的蔬荣大棚内.菜农们便会告诉你:“是乡人大领导帮助我们这些农家小户成远近闻名的殷富人家啊!”  相似文献   
2.
谭健 《当代党员》2012,(6):68-69
2012年2月24日,“绿优鲜”社区农产品超市民心佳园店。“儿菜0.58元/斤”、“保肋肉10.8元/斤”、“莲白0.98元/斤”……“菜市场的菜,比盘溪蔬菜批发市场的菜还便宜!”代祖琼惊叹不已。代租琼是民心佳园公租房小区的住户,“绿优鲜”是她最爱逛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狂人?疯子?他居然要在大河里种菜 吴洪伟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丁山洋村,他只念了3年小学就回家务农了。为了改善家境,他做过一些小生意。2005年,他拿出所有积蓄开了一家小电镀厂,却因为污染严重,不久就被政府责令停产。  相似文献   
4.
石破 《南风窗》2011,(11):68-70
农超对接,是解决卖菜难、菜价贵的办法之一,但问题是农民个体没有谈判地位,就避免不了"资本吃掉小农"的现象。因此,农民也要组织起来后才能与超市对接,并且还要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这件事才能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一些蔬菜产区的农民遇到了严重的卖菜难题,不少青叶类蔬菜一斤几分钱都卖不出去,只能眼看着烂在地里,极个别菜农甚至因此走上了绝路。与此同时.城里菜市场和超市的菜价却十分坚挺,城市居民想买便宜菜也是难上加难。“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似乎成了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怎样才能破解这一难题,既能确保菜农的利益,又能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轻松一点呢?  相似文献   
6.
杜烨 《今日上海》2014,(3):26-27
在崇明中兴镇要找黄成超,一点部不准。中兴镇镇域内外3.5万亩花菜地,只要“逮到”任何一个菜农,准都知道黄成超。在崇明,黄成超为啥这么有名?因为他是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者?因为他是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人?  相似文献   
7.
衣着简单甚至有些土气,一张素面朝天的脸带着些许风吹日晒的痕迹。乍一见到朱凤娟,不知道的人会以为她是一位普通的农妇。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现在是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的她,从2006年起,每年4月至10月如候鸟般蹲守鄂西深山,  相似文献   
8.
宋希龙 《党史博采》2009,(12):49-49
廊坊市劳动模范,大厂县祁各庄镇洼子村党支部书记孙德洋,躬身实践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始终把瓜菜农的利益放在心坎上,念真经,勇实验,与时俱进,连创佳绩。目前,洼子村已有塑料暖棚、大棚、小拱棚近800亩,人均占有1亩,全年瓜菜总收入近700万元,人均占有近万元,是个实实在在的小康富裕村。  相似文献   
9.
在宁河县菜农中,人们一提起董在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他不仅是位高级农艺师和蔬菜技术推广专家,而且还是一位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县政协委员和市级劳模。这位毕业于南京农大园艺系的大学生,为了报答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学业有成后,毅然放弃了大都市优越的生活环境,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家乡——宁河县,以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多年来他为了农业科技在全县得到推广和应用,顽强拼搏,刻苦钻研,在蔬菜技术推广普及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谱写了一曲曲辉煌的乐章。  相似文献   
10.
黎世泽 《当代党员》2006,(10):53-54
去年,潼南县推行蔬菜生产档案制度,要求菜农给蔬菜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过程。桂林镇蔬菜基地的菜农朱席武为这事儿较上了劲:“种菜还要建档案?真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