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元时期,由于战备和戍守需要,蒙元统治者们开始实行屯田。屯田,实际上就是由封建政府直接组织农业生产,这是中国古代经常实行的一种生产形式。元代屯田十分发达,其规模之大,组织之密,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元太祖时期,屯田已经出现:太祖九年(1214),令镇海以征金所俘匠、民屯田于兀里羊欢(今蒙古吉尔格朗东南)之地。太祖十六年,木华黎麾下大将石抹孛迭儿镇守固安,"令士兵屯田,且耕且战"。可见屯田这一生产发展形式在元建立之前蒙古统治者就已采用。  相似文献   
2.
“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父亲的草原,啊!母亲的河……”一唱起这悠扬动听的歌儿,那跌宕动人的旋律使每个远离家乡的高原儿女心底涌出浓浓的乡情。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族的主要先民——回鹘(回纥)于隋唐之际出现于蒙古高原。维吾尔族从其先民开始,就与各朝中央政府及中原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和交往。一些回鹘可汗自认是唐朝皇  相似文献   
4.
含笑 《实践》2014,(9):21-21
<正>在绵延起伏的蒙古高原上,有这样一幅画面,纤细的导线串联起高高的铁塔,随着地势把电能送到千家万户;在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有着这样一群人,卓越的技能配合着矫健的身姿,伴着工作把热情捧到老百姓面前。不论夏日里的酷暑难当,还是冬季中的雨雪冰霜,总是有这样一支队伍,在第一时间把光明带给人们,这就是草原上为大家开启光明的使者,我们引以为豪的电力工人!2011年,在草原上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家在吉林的我,早已习惯冬季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从未感  相似文献   
5.
在地广人稀的中俄边境上,边疆人群对边疆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17世纪巴尔虎人从贝加尔湖以南内迁至中国东北,这是蒙古高原东部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部落迁移.整体迁移过程几乎牵动了大半个欧亚大陆的历史,涉及到久居南西伯利亚的巴尔虎、布里亚特人、17世纪蒙古高原上最强大的卫拉特集团和喀尔喀集团,以及大兴安岭与东北平原上附属于清朝的多...  相似文献   
6.
白恩培的政治生涯起步于黄土高原延安,又到内蒙古高原任内蒙古副书记,后转战青藏高原任青海省长、书记,2001至云贵高原任云南省委书记。从政以来历经中国的四大高原,是名副其实的“高原书记”。延安往事1972年,白恩培来到刚刚建立的延安地区柴油机厂工作。此时的柴油机厂百废待兴,条件很差。初来乍到的白恩培不得不住在工棚里。最初,白恩培做车间的调度员。两年多以后,白恩培当上了副厂长。与白恩培同时来到这里的还有几位大学生,其中不乏能力、技术优秀者,但最终却是白恩培当上了厂长。工厂的老师傅们大都认为,当时白恩培之所以能够胜出就…  相似文献   
7.
杨建新 《党政论坛》2009,(22):37-37
维吾尔族的主要先民——回鹘(回纥)于隋唐之际出现于蒙古高原。维吾尔族从其先民开始,就与各朝中央政府及中原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和交往。  相似文献   
8.
赵和平 《共产党人》2005,(22):50-51
据史料记载.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蒙古人在阿尔泰山与肯特山之间的蒙古高原上建立元上都,为成吉思汗建造了“太庙”式长陵,成凌建成后.先后迁移了七次;第一次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北京)后,太庙移驻在今北京的朝阳门内;第二次是元朝灭亡后,在明正统(1436—1450)年间.供奉成吉思汗灵柩的“八白室”.随鄂尔多斯蒙古部的迁移而迁移;  相似文献   
9.
榆林史话     
宝禅 《各界》2014,(2):46-49
一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交界处,更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水岭。这样鲜明的地理和文化态势,必然造就了这里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根据史书记载,早在夏商时,现在榆林地区的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属于雍翟族地区。  相似文献   
10.
吕斌  王兴贵 《实践》2009,(9):26-27
在巴林右旗草原,有一座名闻遐迩的圣山——赛罕乌拉。她在大兴安岭的阿尔山支脉上,被当地人称为祖母山。她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重要的繁衍地。山巅上硕大的敖包,便是自古至今大兴安岭南北各族人民的祭天之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生物多样性、物种珍稀性和纯天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