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福泉市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使全市上下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探寻出发展和稳定齐头并进双丰收的路子。福泉因城内的福泉山而得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一代道教大师张三丰在福泉山得道成仙,福泉山因此在明初就成为蜀中十大道场之一;张三丰的弟子"江南首富"沈万三也曾在福泉山修道,死后葬于福泉山下。  相似文献   
2.
正巴蜀伟人英杰的涌现,离不开民族精神家园的支撑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蜀中人杰司马相如曾说:"以非常之人,做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这"三非常"正是巴蜀所产伟人英杰的特点。远的不说,就从戊戌维新讲起,"六君子"中刘光第、杨锐被誉为"霹雳前之特异的电力"。辛亥保路运动中,勇冠全国的喻培伦、彭家珍,"革命军号手"邹容,"啼鹃诗人"雷铁崖,先锋都督尹昌衡,皆为"奇魂磊落,唯蜀有才"(孙中山语)的非凡人杰。  相似文献   
3.
正"宇宙绝观"的绿色天府,奇光异彩的历史文化和多元多采的民族风情,以及水乳交融的红色文化等四种文化基因元素融会而成的四合一的美,可以给今天的我们最佳的精神馈赠。鹃声血化红潮涨"近代百年(1840-1949)巴蜀革命潮流,由保路运动肇其端。蜀中先烈自邹(容)迄彭(家珍),一仆百作,以杜鹃啼血的蜀人精神,"鹃声血化红潮涨,万古鹃声帝子魂"(啼鹃诗人雷铁崖),开辛亥革命之序幕,"引起中华革命先"(朱德)。孙中山特别欣赏和  相似文献   
4.
正在隋一代,若提起乐山的地方官,赵昱肯定是一个绕不过的名字。很多史料都详细记载了赵昱斩蛟的故事,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其精彩程度不输于任何一本小说。尽管有文字为凭,但我们依然可以断定,赵昱斩蛟一事不过是流传于民间的美好传说。然而赵昱具体官职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普遍认为的嘉州太守呢?要讨论赵昱是不是嘉州太守,关键要搞清楚其任职的时间。唐代《龙城录》(作者存争议,有人认为是柳宗元)称:"赵昱,字仲明,与兄冕俱隐  相似文献   
5.
建安二十四年,东吴孙权遣吕蒙、陆逊诸将袭取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蜀汉遭受重创。这是汉魏之际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转折,致使诸葛亮《隆中对》规划的"跨有荆、益",分兵北上,统一天下的战略宏图化为泡影,"天下之终归于曹氏"。对此,历代史家评论颇多,然题中仍不乏剩义。例如,关羽与同僚、部属关系如何,最终怎么会众叛亲离?关羽走麦城时,蜀中为何作壁上观,无一卒前往营救?深究之,蜀汉失荆州的原因颇为复杂,它是蜀汉政权在军事、外交、用人等一系列问题上措置失当,以及内部矛盾激化而造成的。其中既有关羽的责任,亦有刘备、诸葛亮的失策。  相似文献   
6.
邓星亮  王斌 《求索》2012,(2):239-241
明人曹学佺在四川为官期间,留心志乘,周览名胜,杂引众书而成之《蜀中广记》,乃研究巴蜀文化之重要典籍。曹氏取材广泛,却并不照搬原文,其据所见正引文之误、据所思疑引文之谬,在全书中屡有精彩呈现。《太平寰宇记》作为曹氏征引较多的文献之一,正可概见此类问题。是以笔者摘其表表者数条,考辨于斯,既可补苴《太平寰宇记》整理本之疏误,又可彰显《蜀中广记》之巨大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什邡古为方国,蜀中名城,吸纳天地四方之灵气,汇聚古今人文之精神。3000年悠悠岁月,炼就一颗亮丽的川西明珠。它位于四川省德阳市西南部,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素有"川西明珠"的美誉。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什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曾连续13年位居全省十强县第2位的什邡,经济倒退5年,综合实力从全省第2跌落到第19位。什邡市人民法院在灾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朱鸿伟 《先锋》2016,(7):61-61
新津纯阳观,从前可是蜀中胜景,一出县城西门,观中高大的忠孝二亭即入眼帘,那时多平屋,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二亭令人即刻想起巍峨壮观来。纯阳观当川藏大路,途经者一瞥如此壮景,莫不起意一游。然而这又谈何容易?它曾长期作军事驻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真容难以为外人探知。直到对纯阳观进行修复,人们方开始慢慢熟悉它来。  相似文献   
9.
梁正麟(1869-1951),字叔子,号瑞之,四川长宁安南乡人。一生经历了晚清、民国间极其剧烈复杂的社会动荡、战乱、变革,做官为文,卓有建树和成就。典籍称"四川名士",民间、社会上有"江南文化名流"、"两朝臣僚"、"一代才俊"之誉,为长宁置县以来继周洪谟、李永通、杜关之后又一名分至高的乡贤。梁正麟于光绪23年(1897)应试考中贡生,入国子监读太学,光绪25年始,任知州、知府、知县;至民国,任地方  相似文献   
10.
正"蜀女自古多才"是前人的定评。明代小说家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有一回"女秀才移花接木"就专讲蜀中才女故事,并且多次总结说:"只因蜀中女子从来号称多才,如文君、昭君,多是蜀中所生,皆有文才。""至于黄崇嘏女扮男装做了相府掾属,今世传有女状元,本也是蜀中故事,可见蜀女多才,自古为然。"冯梦龙在"三言"中也极力推崇黄崇嘏和武则天:"若使生时逢武后,君臣一对女中豪。"青藤才子徐渭作有《女状元传奇》,他叹息:"黄崇嘏这样的才女为什么我没遇到?对比愚陋拙妻真是天上地下哟。"由此观之,"蜀女多才"确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们的故事能为今人别开眼界、增长智慧、尊重女才,丰富多元多彩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