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篇
法律   338篇
中国共产党   360篇
中国政治   506篇
政治理论   113篇
综合类   19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此外,他还强调,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总书记所要求的做人最突出的核心便在于“实”,“实”囊括了诚实、老实、实在等涵义,而这个“实”的本质与灵魂,说穿了便是一个词——靠谱!  相似文献   
2.
3.
勾凤诚 《群众》2021,(2):69-69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确立新境界、彰显新担当、展示新作为。有情怀,既要有内在动力,也要有过硬实力。要通过行动示范、教育感召、考核驱动、导向引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把真挚的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富有情怀的内在支撑,在于坚定为党做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中有信仰,行动有力量”。对党忠诚、为党做事,既是党员干部的天然基因,也是党员干部的鲜明品格,这不是“自修学分”的选答题,而是“只能满分”的必答题。  相似文献   
4.
谭进谦 《北京观察》2006,(11):30-31
目前,北京的人行过街天桥数量很多,形式各异,在长安街等不宜建天桥的地方还建成了一批地下人行通道,方便了城市交通,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尤其是举办一届成功的世界残疾人奥运会的需要。比如,我在新建成不久的西四环路上,连续走了五座人行过街天桥,发现没有一座是为方便残疾人设计的,也就是说,没有一座可以坐轮椅通过。再看看已经成为城市主干道的三环路上的人行过街天桥现状:据不完全统计,在44公里长的这条环路上,现有过街天桥58座,过街地下通道11条。仅以这58座过街天桥为例,其中老式,即不能坐轮椅通过的,有25座,占全部过街天桥…  相似文献   
5.
崔冰 《今日中国论坛》2006,(10):126-127
马明钧自幼学书,二十余载临池不辍。他学习书法从楷书入手,对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褚遂良均有所涉猎,并在学习楷书的同时,旁及行草篆隶。近十年来,行草书在他的学习和创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明钧学习行书是从王羲之《圣教序》入手,于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我们今天从他的作品中仍  相似文献   
6.
罪刑法定主义应当是形式与实质的统一,以此为基础的犯罪概念和犯罪成立要件也必然具有形式与实质的内容。不同法系的国家实现犯罪成立要件实质化的途径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7.
秦汉廷尉寺     
袁刚 《行政法制》2002,(6):43-43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行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贪污罪的一般或基本概念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是一种严重的职务犯罪,不仅侵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还严重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历来是刑罚惩治的重点。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来判定一些涉案人员的主体身份、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从而确定其罪名是贪污罪还是职务侵占罪,需要细致分析。以下有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刑法中,“罚金”出现频繁,而“没收财产”则出现在这么几处: 1.对二类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和个人犯贪污贿赂罪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而不管其刑期的长短和主刑种的不同; 2.对二种罪,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职务侵占罪,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10.
廖中洪 《时代法学》2007,5(1):15-19
“国家的凝聚力和国民对她的忠诚,取决于国家保证个人福祉的能力,热爱国家是由于她得到好处的结果”(英国:埃里.凯杜里语)。而国家保证个人福祉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法律的价值,保护人们的权利和自由,满足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期望。执行是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是保障审判确认的权利义务得以最终实现的主要途径,如果法院的生效判决长期得不到有效执行,那么,人们可能就会对法律效力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在整个社会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因此,研究我国执行程序方面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正基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了西南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教研室的田平安教授、廖中洪教授、季卫东教授、徐昕教授等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现行民事执行程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从法学理论或司法实践的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期望从国内外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启示,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不过,这一特别策划的目的更在于,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或制定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