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量的民间剪纸作品是我国民间文化的积淀与体现,其艺术生命是长久的。本文试从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风格特征、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切入与分析,继而引出中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与当代平面设计相互的关系,探讨民间剪纸艺术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姜维群 《传承》2009,(15):50-51
民国家具最主要的特征是吸收了欧洲家具的一些特点,说到底,就是在清代传统家具的基础上吸纳了典型的"洋符号",从而形成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从早期的装饰艺术看,装饰是为适应一定的实用目的而产生的,大多适用于客观环境和某种客观对象,如装饰壁画、点缀器皿、饰品等,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程式和表现手法——装饰性.装饰往往要和工艺制作相结合,大多受工艺材料和制作条件的制约.因此,现代的产品设计中装饰艺术又具有一定的工艺性.如何在现代产品设计的外观效果上表现这些特性,使装饰艺术得以延续,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壁画的最终实现,是以占有一定墙面空间为基本前提的,由此文中谈到了壁画与建筑的环境性的关系,然后逐一深入展开,对它的材料工艺和构造的装饰性做了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人类祖先在洞穴的石壁上雕刻下某种装饰性几何图案时,艺术诞生了。此后,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表现出不同特性,不同的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也相继诞生、发展,它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语言讲述着过往的故事,展示着现今的繁荣,假设着未来的种种。那么我们该如何读懂艺术?艺术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散布在成都的几个特色鲜明的艺术展览地。  相似文献   
6.
政策速递     
《公民导刊》2005,(9):56-57
国务院官员、国企负责人投资煤矿者一月内撤资;建设部严格限制装饰性景观照明;工商总局各地不得禁止合格猪肉产品进入市场;卫生部制定医疗改革新方案;信息产业部固话资费新政策即将推出。  相似文献   
7.
<正>(一)壁画是环境艺术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建筑、结构、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是一种材料艺术。壁画的制作过程就是相当程度上遵守建筑者和所有者的要求,把材料重新赋予人文特质的过程。因为这些客观的外在因素,壁画形成了其本体的构图组织方式:一、平面构图方式,即借鉴绘画语言的单层次构图方式;二、空间构图方式,又分为真实再现性空间构图方式如对场景的表现,和装饰性空间构图方式如变形、夸张、概括等手段的应用即是;三、片段构图方  相似文献   
8.
庞薰琹(1906-1985)常熟人,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1925年赴法留学,先后在叙利恩学院、格朗歇米欧尔学院学画。1930年回国创办《苔蒙》画会,次年发起组织《决澜社》,先生执教于京沪宁等地多所大学,期间曾任中央博物馆研究员。解放后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创立正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庞氏作品风格在三十年代已初见端倪,有着明显的装饰性,强调平面构图的装饰图形化处理,画面均有一些图案纹样作为画中的主要部分,在纷纭密聚的中国画家群体里独占鳌头而与众不同。《决澜社》在中国油画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们狂热地诚服于西方现代艺术的绘画形式,对现代艺术的精神与形式贯彻尤为彻底,由倪贻德起草的《决澜社》宣言提出:绘画"不是自然的模仿","要用狂飚一样的激情,铁一般的意志,来创造我们的色、线、形交错的世界",渴望"野兽派的叫喊、立体派的变形"或是"达达派的猛烈"、"超现实主义的憧  相似文献   
9.
《党员文摘》2006,(5):I0002-I0003
民间玩具,顾名思义是指民间专供儿童玩耍游戏的器具。其种类繁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构思巧妙,造型夸张,色彩明快,是实用性与装饰性并举的造型艺术。按其制作方法,可分为捏塑类、削刻类、缝缀类、编制类等。它植根于民俗之中,在民间流传,发展、演变,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10.
一只浑身散发出古朴气息的玉鉴静静地摆放在玻璃柜中,在众多参观者的注目下用它自身的"得意造型"诉说着远古的历史.该玉鉴高7.5厘米,口径12厘米,腹部设对称的两对耳:一对为饕餮,一对为螭虎,形态生动传神,富于装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