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68篇
中国共产党   154篇
中国政治   274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科学体现了当代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的新发展。系统整体结构效能对领导干部机制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新时期领导干部应树立系统思维,运用系统的关联性,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进行理论研究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科学方法。研究回答重大问题,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3.
1899年1月29日,瞿秋白出生于江苏常州城的没落书香人家。1921年9月,在莫斯科经张太雷和张国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八七”紧急会议上,时年28岁的瞿秋白为三名常委之一,受命主持中央工作。后因受到王明及其后台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米夫的排斥和打击,于1931年后退出领导岗位,成为党内无职务又不领津贴的“白丁”。1934年2月初,瞿秋白离开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瑞金,协助徐特立主持苏区教育事业,很有成绩,但是遭排斥的境遇并没有改观。1934年10月中旬,中央苏区“三人团”决策苏区战略转移,8万红军由博古和周恩来率领北上,开始长征,留下2…  相似文献   
4.
孔子在义利关系上 ,提倡“义利统一”、“义以为上”、“见利思义”。这既是一种道德要求 ,也是一种治国原则 ,对于协调公与私、道德与物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重新审视孔子的义利观 ,对我们当前的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山思     
那天,我登上宁德青山岛。 就觉得那长长的石洞是时空的隧道。我毫不怀疑,在这个人迹罕至的洞里,可以碰见透明的带有淡黄色的思想的精灵。  相似文献   
6.
企业转型升级从长远来看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保持长期强劲的劲头。但就眼前的利益而言“保增长”与“促转型”的矛盾(;中突)却在所难免,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大量劳动力失业,社会治安问题等等都会给企业转型升级造成重重障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仅仅从经济学、社会学角度来加以分析和解决,我们更应该从伦理学角度、人性方面来加以分析和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英男 《传承》2012,(6):68-69
在汉语词汇的义位系统中,有些义位与义位之间关系明确,有些构形义位与常用义位却似乎杳无关联。实际上任何一个词义系统中各个义位子系统及各个义位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或是语义的或是语音的。试以"羞"为例,力图解释构词义位与常用义位非显性联系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8.
张福海 《求索》2012,(1):116-118
"本源之思"说的是对本源的思考,"诗性突围"说的是海德格尔用境域生成性的思维来思考本源问题。海德格尔改变了表象性思维的固化模式,而转变为一种非对象化的诗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境域生成性。思与境偕,思归属于境域。而最本源的境域之生成乃是是天地人神源初的相互归属性(化),是作为"之间"的命运。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的研究将最终通往对"命运之诗"的思考。"命运之诗"说的是命运本源的诗性生成,也就是说本源的发生是命运性的,而此一命运性的发生也就是诗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子思学派是战国时介于孔孟之间的重要儒家派别,但除了子思和子上二人外,学界对子思学派成员的构成尚难达成共识。对相关史料的钩稽,公仪休极可能是子思学派之成员。公仪休的为官之道及不与民争利的思想,在现在看来仍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六义"是《诗经》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命题。但是对于"六义"与"六诗"的关系,以及"六义"中风雅颂与赋比兴的关系等问题,自汉代以来一直悬而不解。初唐国子祭酒孔颖达主持编撰《毛诗正义》,他广泛吸收了唐前的文学理论,以哲学思辨为方法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体三用"说,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关"六义"的系列悬疑,"体用"说强调"六义"的经学意义,表现了服务现实的政治性,而且为其后《诗经》"六义"问题的研究起了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