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292篇
中国共产党   358篇
中国政治   466篇
政治理论   200篇
综合类   3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分别用"课程系统"和"教材"这两个理解对象区分"课程理解"的广狭义虽简单明了,但这种区分稍显粗糙。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些混用现象和弊病都与之有关,说明人们对这一概念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广狭义背后的理路没有理清。"课程理解"是教育学科领域的基础性概念,是研课程、讲课程及学课程绕不开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对其作精细分析。两者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在哲学原理上,广义"课程理解"从本体论的角度理解课程;狭义"课程理解"从教学认识的角度达到课程理解。在理解的方式机制上,广义"课程理解"运用的是抽象(经验入)及演绎(先验入)思维,产出课程的概念以及课程观;狭义"课程理解"运用的是理解—解释思维,产出课程文本语言的意义及认知模式。在理解取向方面,广义"课程理解"的取向侧重价值层面;狭义"课程理解"的取向侧重主客观层面。在理解的影响因素方面,广义"课程理解"主要集中在理解主体、学科理论、国家意识形态及实践问题等;狭义"课程理解"主要集中在理解主体、解读方式及文本载体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防止走入误区 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迷惑不解或半知半解,存在着严重的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一些企业的主要领导者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推而不动,促而不进。其表现:  相似文献   
3.
关于少儿学英语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英语越来越受到重视 ,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学习英语 ,但当今的少儿英语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将对少儿学英语的优势加以分析 ,并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提出一些关于少儿学英语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有组织犯罪的对策理念方面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对日益猖獗的有组织犯罪不以为然;二是对现实的中国有组织犯罪过分夸大渲染;三是宣传上的神秘主义;四是警方的种种失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中学及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语法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语法教学上存在一些误区,广大学生的语法知识水平没有预想中的好。基础语法知识的薄弱导致了英语学习的裹足不前。要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必须重视和改革语法教学,使英语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目前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将艺术教育当作德育的抓手;二是将艺术教育当作智育的一种辅助手段;三是将艺术教育当作是艺术技能的教育。本文认为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因而中小学艺术教育应该是以艺术欣赏为重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及所属各基层党组织在吸收新党员时,注重防止各种偏向,走出“误区”,严格把好“人口关”,确保发展新党员质量。一是防止只看名气晌、有本事的偏向.走出“能人”误区。以往,有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在发展党员时以“经济富不富”作为标准,把一些明显不符合党员条件和政治上尚未成熟的富裕户吸收入党,在企业,把“会不会为企业赚钱”作为入党的主要条件,用“能人”标准替代党员标准。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中还存在诸多误区,如果不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出这些误区,就会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理性思维能力是作为组织者、决策者、统领者的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在实践中 ,领导干部在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上往往陷入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打好了理论基础 ,有了较高的理论修养 ,自然就有了理性思维能力。二是认为理性思维能力的问题 ,是高级领导干部的问题 ,一般 (基层 )领导者没有多少需要运用理性思维能力的地方 ,无需在理性思维能力上浪费时间和精力。这两种认识是错误的 ,非常有害的。理性思维能力是任何领导干部都不能忽视的问题。理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领导干部才能切实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走私犯罪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一种严重犯罪,当前我国走私犯罪相当严重。司法实践中,单位走私犯罪涉及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关于单位走私犯罪与个人走私犯罪的界定、单位走私犯罪主体的定位等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