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尊敬的读者:您好!为切实提高杂志质量,为读者提供更贴近、更实用的服务,我们期盼着听到您的声音。请您花少许时间填写此表,我们将认真阅读您的宝贵意见,并将您的个人信息及重要建议收录读者信息库,择优呈送精美礼品。  相似文献   
2.
正《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辟有"哲学与思辨"、"经济探求"、"科社新探"、"党建园地"、"行政论坛"等栏目,适宜各级宣传理论工作者,乡镇以上机关、企业的干部,党干校学员、教研人员阅读与参考。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不吝赐稿,同时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来稿:请寄《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同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有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光阴荏苒,伴随着我国民政事业的发展进步,《中国民政》杂志走过了60载风雨历程。为了纪念《中国民政》办刊60年,特举办"我与中国民政"征文活动。如果您曾为《中国民政》奋斗过,如果您曾被《中国民政》感动过,如果您曾受《中国民政》影响过,或者您长期关注、关心《中国民政》,我们期待您惠寄稿件,讲述故事、抒发情感、表达期望、提出建议……活动时间2014年5月1日—2014年8月31日活动主题"你我同行,让我们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相似文献   
4.
本刊系湖南行政学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理论刊物,其办刊宗旨是:侧重行管理论、跟踪学术动态、聚集社会热点服务社会实践。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稿要求:1.选题新颖,内容充实,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2.来稿要求具备以下要素:300字左右的摘要,3-7个关键词,作者简介(含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工作单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加强党史学的学科建设,增强党史研究的学理深度,提高党史研究的学术水平,本刊拟长期设置"学理探讨"栏目,特向学界征集"党史学论"专题如下:党史学的学科性质、党史的撰述方法、党史学的学科体系、党史学的学科范畴与概念、党史研究的学术批评、党史学史的新进展、党史研  相似文献   
6.
正"周恩来与中国道路的探索"学术研讨会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学习《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拟于2014年10月底在浙江绍兴召开"周恩来与中国发展道路"学术研讨会。具体会议要求和参考选题见中央文献研究室网站:  相似文献   
7.
<正>《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是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征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辟有"哲学与思辨"、"经济探求"、"科社新探"、"党建园稿地"、"行政论坛"等栏目,适宜各级宣传理论工作者,乡镇以上机关、企业的干部,党干校学员、教研人员阅读与参考。欢迎广大理论工作者不吝赐稿,同时欢迎广大读者订阅。征来稿:请寄《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编辑部,同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有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加强党史学的学科建设,增强党史研究的学理深度,提高党史研究的学术水平,本刊拟长期设置"学理探讨"栏目,特向学界征集"党史学理论"专题如下:党史学的学科性质、党史的撰述方法、党史学的学科体系、党史学的学科范畴与概念、党史研究的学术批评、党史学史的新进展、党史研究学术史、党史学与党建理论的关系、党史学与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某地政府规定,行人过公路闯红灯"被抓"后,将受到在原地替市容监督员"执勤"的处罚,直到"抓住"下一个闯红灯者。有人认为,原来的罚款处理办法难以执行,且易激化矛盾,"接力站岗"是管理办法创新,值得推广。也有人认为,"接力站岗"有限制  相似文献   
10.
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49年,数百万军政及各界人士随国民党当局退踞台湾。此后长达半个多世纪,海峡的隔阻使两岸许多家庭承受了骨肉分离的痛苦。1979年1月,大陆邮电部门响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号召,提出为两岸民众信息与实物交流提供一切便利的主张,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两岸通邮的措施。两岸通邮先后经历了从单向通邮到双向非正式通邮、间接通邮、双向通邮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