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56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恩仲  朴曙光 《新长征》2006,(12):48-49
2000年我省收入最高的长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568元,收入最低的为四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31.16元。最高与最低绝对差距为1736.84元。2004年收入最高的延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108.79元,  相似文献   
2.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国际社会之所以不和谐,归根到底是因为发展的不平衡。要实现和谐世界就必须解决好发展的问题,即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3,(10)
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在实证科学与黑格尔哲学那里都进行过研究但未能真正得以解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展开对上述二者的彻底批判,从而最终找到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方法与道路。马克思在经济哲学的批判视域内凸显出对资本文明和形而上学批判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斌  付小红 《红旗文稿》2015,(5):33-36,1
当今世界,一端是世界财富几何级数的惊人增长,一端是世界财富极端的不均分布以及在这种不均分布下孳生的贫穷、专制与战乱。作者认为,全球财富分配失衡是导致资本主义危机频发和社会动荡的重要诱因,而全球财富分配失衡的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5.
当代德国的收入与财产分配日渐不均,贫富分化加剧。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引起了左派人士对社会福利国家再分配功能的质疑,还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了深刻影响。究其原因,既有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制约,也有德国劳动力市场分化的影响,还包括社会福利国家再分配结构对新变化的不适应。本文将在考察德国收入与财产分配状况的基础上评述德国社会贫富分化和分配不均的发展趋势,并探究其根本原因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引进外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引资大国。外资的大量引入,带给中国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利弊分析,我们应加强管理,降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比重,建立“内源经济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家在研究单位制的基本共识在于:组织是宏观制度和个人之间关键的中介,是资源分配和个人获得最主要的场所之一。本文把"单位与社会分层"作为一个独立主题专门讨论。从单位制对贫富分化形成的作用机制、单位制对城市社会成员贫富差距形成的作用机制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并试图探索在单位制层面上杜绝过度贫富分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主题,举世瞩目万众期待。普通的你我,为何对这次会议如此期待?因为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法治与财富法治与经济有什么关系?看似离得有点远,但假如你是一个想开公司的创业青年,也许会感受更深。时间就是金钱,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好的商业创意,如果不迅速付诸实施,可能就  相似文献   
9.
劳动的体面或体面的劳动,就是让广大劳动者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提高他们的收入,改善他们的劳动条件,提供更充分的劳动保障。鉴于当前贫富分化和制衡缺失的现状,工会组织要切实履行职责,探索和创新运作机制,关键是能够进行真实有效的集体协商,从而为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作出最大努力。  相似文献   
10.
胡彦林 《中国人大》2011,(19):14-14
今年6月份,我率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代表团访问了巴西、阿根廷两国。在巴、阿两国访问期间,我们对两国的国情进行了考察。警惕拉美“中等收入陷阱”,加强和改善民生,防止贫富两极分化,是代表团考察两国国情最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