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4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儒学是推动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精神力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西方“贵斗”哲学的产物。其错误是:第一,过分夸大文化的作用,而忽视经济、政治的因素;第二,“贵斗”哲学非人类文化性的要求。事实是文明的对话而不是文明的冲突,才是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儒学提出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即仁爱忠恕之道,而且它具有贵和的传统。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理念,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强调平等、和谐和共同发展,正与当代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和宽容精神相合。儒学可以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在农二师二十九团园九连,人们只要一提起老党员黄金贵和栏杆乡结拜村的老库尔班家两代人的友情,都会赞不绝口。今年80岁的退休老党员黄金贵,与栏杆乡结拜村的老库尔班家有着30多年的两代人的感情。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天说起,老库尔班抱着满脸都是黄水疮不停哭闹的大女儿,来到连队找医生看病,老黄见了,仔细询问病情,然后把一个曾经用过的土方告诉了库尔班  相似文献   
3.
3月30日,九江市召开全市党史工作会议。省政协副主席、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和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沈谦芳出席会议并讲话,九江市委副书记张学军,九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殷美根,九江市委常委、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揭示了万物生存的自然法则,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价值取向,为促进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5.
徐平华  周国琴 《前沿》2010,(15):14-17
传统“和治”提出“和为贵”的治道目标、“尚中贵和”的治道方法、.“仇必和而解”的治道保障,对今天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徐平华 《求索》2010,(8):126-128
科学发展观深深植根于传统治道土壤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与"天人合一"的治道本源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治道目标论,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尚中贵和"治道方法论,都有重要渊源。本着"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的原则,发掘其渊源,继承并超越之,对如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贵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它表现在诸多方面:就人际关系而言,它要求“和以处众”;就家庭关系而言,它认为“家和万事兴”;就经营之道而言,它提倡“和气生财”;就国家治理而言,它期望“政通人和”;就国家和民族关系而言,它又主张“协和万邦”,向往“国和民太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注重和谐即贵和.中国传统文化贵和特质表现在偏重和谐矛盾同一性的辩证思维、普遍和谐的思想、自然内部和谐的思想、人与自然内部和谐的思想、人与人和谐的思想、人与社会和谐的思想、人自身内部和谐的思想、国家、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和谐的思想八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贵和思想具有思辨性与实用性统一、多样性与层次性统一、主导性与非主导性统一、超时空性与负面性统一、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统一五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贵和特质作为中国的具体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规定和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9.
臣子 《当代党员》2006,(10):48-50
婆媳难和是中国千百年来最令人烦恼的家庭“老大难”问题。然而江北区溉澜溪小学党支部书记黎远贵却用真心和真情,将婆媳关系变成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亲情关系。“婆媳亲,全家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党员干部不仅要在工作中起好带头作用,在家庭中也应率先垂范,为建设和谐家庭当好榜样。  相似文献   
10.
张敏 《求索》2010,(10):117-118,121
贵和"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贵和原则体现在处理对内对外关系上,便凝结成"民族和睦、四海一家"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美德,要求我们妥善地处理好民族关系,正确处理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