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6,(2):45-46
1月31日早晨.来自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个旅行团在埃及南部发生严重车祸,已造成至少14人死亡,30人受伤。发生车祸的旅行团属于香港捷旅假期旅行社.旅行团共有44名团员。埃及官方中东通讯社的报道说,发生车祸的原因是由于巴士车在一个转弯处车速过快造成。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在海洋遇险时出现生命奇迹的故事.水手长张长胜向笔者讲述了他遇险印度洋漂流24天生还的奇迹. 噩梦醒来是伤痛 水手长张长胜像是冲出大火炉子,一头扎进一个好大好大的浴池,大口大口地喝着浴池里的水.  相似文献   
3.
季正矩 《新湘评论》2010,(12):36-38
在长期出生入死的革命生涯中,列宁多次化险为夷,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三次。  相似文献   
4.
谢滋群14岁参加红军,除出生入死历经无数次战斗外,还着力从事保卫、侦察、侦破工作。由于为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进行前期侦察工作,他成为第一个进入延安的红军;因成功破获周恩来崂山遇险一案,他被誉为“延安的福尔摩斯”。  相似文献   
5.
2009年7月11日.“驴行”在重庆市万州区潭獐峡的35名“驴友”突遇山洪,造成多人死亡、失踪的严重后果。事件发生后,各界人士对遇险“驴友”的安危给予了高度关注。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也展开了激烈讨论。本文拟就该事件中的民事责任问题与同行专家切磋,进而澄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以促进相关纠纷的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6.
<正>大革命时期周恩来曾到广东工作,并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在此期间,他对广东地区的革命斗争付出了很多心血。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又南下广东潮汕地区。粗略统计,周恩来建国前在广东遇险六次。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04,(3):68-69
近一个时期。海外的中国同胞接连发生意外遇险事故。我国目前在各国有52万多留学人员。在外劳务人员48万多人。国人对于这些在异国他乡学习工作人员的安危。十分关注。为此我们编辑了一组关于如何寻求领事保护、海外国人遇险事故备忘的专题资料。  相似文献   
8.
民事义务的来源包括法律规定的义务、当事人约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和先行为引起的义务。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如果权利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合法,无需过问该权利的来源是否合法,违反该权利对应的义务就会产生民事责任。如果权利主体享有的权利不合法,相应的"义务人"就不会有履行该"义务"的法律要求,违反该"义务"自然不会产生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宋美龄经常奔波于战斗前线慰问。武汉会战时,有几次在前线遇险的经历,让当年的这位"第一夫人"惊惧不已。首次遇险,军官们拼死掩护1938年6月,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通讯科技的进步,水运电报在十多年前就已淡出历史舞台。作为国家一级报务员的我也随之"失业"了,但是,莫尔斯电码那熟悉的一点一划却永远刻在我的脑海中,一些不为外行人所知的惊险镜头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