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368篇
中国共产党   166篇
中国政治   329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1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些地方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对文化古迹进行蚕食、破坏乃至拆毁的现象:古民居被钢筋混凝土砖房包围、古城墙为新区建设而拆除、古廊桥因修水库而淹没、古石板路被水泥路面所代替、古村落不协调地突兀起一两座不伦不类的新房……诸如此类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漠视与践踏,不难在我们身边发现,民间文化真正到了需要大声疾呼、需要极力拯救的地步。在新一轮轰轰烈烈的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尖锐矛盾,如果对此不加以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和合理协调,那么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新一轮破坏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3.
上期答案     
《江淮法治》2007,(7X):61-61
《私营企业的挂靠出现纠纷,该怎么办?》《小叶能否继承生父的遗产?》  相似文献   
4.
为了充分展示人们的智慧和调动人们的创造性 ,社会与法律对人们的劳动成果将给予最充分的保护 ,其中就包括对知识产权中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保护。由于知识产权是人类智慧与才能的体现 ,其权利人付出了超常的脑力劳动 ,法律对其保护采取较为特殊的规定 ,不仅有生前的还有死后若干年的保护。而人死之后的利益无法由权利人直接享有 ,必须通过继承法律制度给予规定与保护 ,权利人可以通过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方式处分其死后的财产利益 ,最终实现对权利人的财产权及其他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07,(5):60-60
法官: 13年前,我被张某收为养子,如今我已结婚。在照顾好养父的同时,我还经常关心生父母的生活。养父去世后,我继承了他的所有财产。最近,我的亲生母亲又因病去世,在分割其遗产时。我提出要继承生母的部分遗产,但我的同胞哥哥却不同意。他说我已继承了养父母的遗产,所以就不能再继承生父母的遗产。请问,被收养人继承了养父母的遗产后,还能继承生父母的遗产吗?。  相似文献   
6.
案例:近日,寿光市赵某收到了一封父亲发来的电子邮件,打开一看,居然是一份遗嘱,内容是关于他死后遗产如何处理的。请问,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所立的遗嘱有效吗?  相似文献   
7.
法之 《支部生活》2006,(11):44-45
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 ①配偶: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因此配偶是法定继承人,但是只有存在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才能享有配偶继承权。若男女双方系非法同居、重婚等违法两性关系,不具有婚姻的效力,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具有配偶身份,不享有配偶继承权。  相似文献   
8.
人类遗产与家园生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兆荣 《思想战线》2005,31(6):116-120
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与人类有着脱不了的干系。对它的认识、理解与解释构成了一系列复杂、多样和变迁的结构关系。理解这些关系对于真正了解遗产和对遗产的有效保护至关重要。在现代大规模群众旅游的活动中,各类遗产都面临着人类新的认识和选择,而这些认识和选择表现出对人类自我家园的重新“建构”。同时,这一切也与中国政府所制定的“和谐社会”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孙越崎毕生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不断进步,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孙越崎精神遗产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进步,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坤 《当代贵州》2014,(24):36-37
正施秉县依托"世界自然遗产"这个金字招牌,摒弃过去"一水独大"的发展理念,山水资源并重,构建了旅游发展新格局。山与水的碰撞,上演了一场激越的交响。初秋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站在施秉云台山印斗阁的观景台上,眼前沟壑丛生、奇峰矗立,奇特的白云岩喀斯特景观映衬在青山绿水间,犹如一幅壮丽的山水画。耳边溪流淙淙、鸣蜩嘒嘒、松涛阵阵,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云台山景区位于施秉县城北部十余公里处。今年6月23日,在卡塔尔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