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郑必坚是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现中共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2.
上个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前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带队大陆学者在台湾参加了“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这个研讨会的名字意味着两岸关系已经走过了60个春秋。《今日中国》中文版这份为全球海外华人,特别是港澳台同胞而创办的杂志也即将进入而立之年,我们对两岸关系的关注也持续了近50年。难怪人们常用“弹指一挥间”来形容历史瞬间与永恒的辩证。  相似文献   
3.
陈芸  李柯勇  田雨 《政策》2008,(11):12-15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面对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人们思绪万千,感慨万端。究竞是什么使中国发生如此之巨变,充满希望地活跃起来了呢?其根本经验是什么?给了我们哪些重要启示呢?带着这样的问题,金秋十月,记者采访了76岁的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  相似文献   
4.
中国面临五大挑战 郑必坚最近在接受中央报章访问时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归纳起来大体有五大挑战:一是物质资源包括能源资源短缺的挑战。二是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挑战。四是巨大规模而不是普通规模的自然灾害,包括已经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也包括未来岁月可能发生的其他巨大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5.
郑必坚 《党政论坛》2011,(14):34-35
郑必坚,1981年到1986年在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并担任耀邦同志政治秘书,目前撰文谈在胡耀邦直接领导下4篇经典文献的诞生经过。第一篇是1981年7月1日耀邦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耀邦同志对起草这篇讲话稿极为重视。为了调动各方面同志的智慧,  相似文献   
6.
张曙 《党史博采》2014,(10):10-13
1993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发行。同日,中共中央举行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央同时下发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随后,中共中央举办了四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理论研讨班。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随即掀起热潮。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发行近2000万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我们进一步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统一思想,坚定信念,积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最好的教材和最有力的武器。"(江泽民语)邓小平十分重视邓选第三卷,整个第三卷的编辑工作,是在他的亲自指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中央党校教授郑必坚认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8.
简讯     
耿翠 《工会博览》2006,(17):53-53
日前,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一行视察了北京现代公司。北京现代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李志立,党委委员、管理本部长庄杰,北汽投资公司总经理助理毛海等陪同视察。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撰文指出,“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说到底,是人的因素的进一步解放。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5):19-19
2003年1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对中央党校一份报告的批示中提出,要就中国和平崛起道路问题开展研究。随后,中央成立了专项课题组,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领衔,对中国和平崛起道路这一课题,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