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12月,重庆解放后不久,20岁的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2军34师(隶属二野3兵团)。枪我并不陌生,也明白为谁扛枪,记得1950年的时候还教连队的战士唱过:"我为谁扛起枪?为谁扛起枪?我为谁来打仗?为谁打仗?为了爹、为了娘、为了你、为了他,  相似文献   
2.
范有庆 《黄埔》2007,(5):17-17
1957年6月,我军改为整理军,配发新式装备,重机枪连换金陵造马克沁式6挺,每步兵连配发捷克式轻机枪9挺,步兵连换中正式枪,并配火焰喷射器5门,官兵一律着呢子军装。8月11日接到军部命令增援上海与日寇决一死战。  相似文献   
3.
刘志青 《湘潮》2013,(1):25-28
1935年2月初,中共闽浙赣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以红十军团先头部队为基础,补充当地红三十师一个团,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治委员。挺进师实际相当于营级规模,共有538人,轻重机枪12挺,长短枪400余支。师以下不设团营连,编为3个支队和1个直属队。此后,粟裕率领挺进师在浙南坚持了3年极其艰苦的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刘安邦 《黄埔》2012,(2):47-47
自1944年5月16日龙门防御战打响后,敌以密集炮火向我阵地猛烈轰击,接着用坦克、步兵向我一营前沿阵地猛烈冲来,我一连二排李宪排长率部扼守在无名高地上,以其对敌的无比仇恨和对祖国的忠减向战友高呼:“弟兄们,我们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全排所有火器都向敌人猛烈射击,连续打退敌人的几次冲锋,敌在李排的猛烈火力阻击和我两翼守军重机枪的扫射下,狼狈后窜,当天不敢再犯。李宪排长利用战斗问隙加强工事,迎接敢于再犯之敌。  相似文献   
5.
烽火忆抗战     
杨德修 《黄埔》2006,(6):34-36
我参加抗日战争共9年,驰骋6个作战地区,现就我记忆较清的5次战役分述于下:一、长城口南天门战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东北辽、吉、察、黑四省。1933年4月上旬,日又进犯我长城各口,平、津危急。中国军队第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以简陋武器,抗击强敌,据险死守长城南天门一线,以待陆军第二师(师长黄杰)赶赴增援。我时任第二师独立旅第八团重机枪连连长,率部经郑州、保定、通县急行军两昼夜,抵达南天门附近,官兵因疲劳过度,部队一停下来就睡着了。我想,我营是团的先遣队,不能稍有疏忽,大敌当前,身为一连之长,为了全连的安全,必须采取…  相似文献   
6.
欣喜若狂与潜在危机 烈士广场,日暮。革命者的游行队伍如同阅兵——胜利使他们如醉如痴。小型卡车装载着武器,革命者向四面八方轮番开枪,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重机枪向空中连射,发出的火光宛如节日的礼花。大炮对着临近的海洋,隆隆的炮击声几乎震破耳膜。  相似文献   
7.
亲历长征     
《党员文摘》2006,(10):12-13
长征开始时.19岁的叶荫庭刚从红军大学高射机枪训练班结业,担任中央军委警卫营机枪连连长。为了对付经常在空中耀武扬威的敌机,叶荫庭带人自己动手.将4挺汉阳造30节式重机枪,装上硬杂木支架、瞄准镜和测远器等配件.改造成代用高射机枪。  相似文献   
8.
70年前的朝鲜战场上,杨根思怀抱炸药包纵身跃入敌群的情景,成为一个时代的红色经典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英雄壮举并非偶然。杨根思靠自身过硬的素质和胆识,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300余次炮火洗礼,屡建奇功,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英雄之路是一条战火淬炼之路。  相似文献   
9.
“七七事变”爆发后,高桂滋请缨抗战,于7月9日奔赴南口前线,后被任命为第17军军长兼第84师师长。井儿沟、喜峰砦两役.与藤井少将指挥的两个配备精良武器的伪蒙军教导团恶战,俘敌280余名,打死打伤800余人,缴获迫击炮6门、轻重机枪13挺等大量武器装备和120余匹马,藤井仅以身免,  相似文献   
10.
写西安事变的文章已经很多,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视角,或追忆或探讨这一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为尊重历史,保存记忆,我将自己的见闻写出来。西安当时市民有20万,如果有更多的人,写出底层群众的动态,是可以丰富人们对这一事件的认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