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官场波诡云谲、险象环生,多少文武名臣遭人陷害,不得善终,令人扼腕。涉足官场的人,防范风险是必要的,谨慎从事也很重要。但很多官员从消极方面吸取了前人仕途蹉跌的教训,或从此谨小慎微,或变得世故圆滑。  相似文献   
2.
苏共亡党,究其根本原因是党在自身建设上存在不足: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盛行导致苏共失去执政的群众基础、党内改革变相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导致苏共丧失执政的正确方向、党内干部任免机制僵化导致苏共缺乏竞争活力、党内特权阶层利益合法化导致腐败加快苏共亡党步伐、党内高度集权和缺乏有效监督更是扼杀了苏共的生命。以苏为鉴,只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把从严治党贯穿到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的,我们党才能长期执政,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协调,在意识形态的引导、文化专制政策、知识分子政策方面都存在重大失误。在苏联解体20周年之际,重温苏联解体的文化原因,对于认清我国当前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探寻对我国今后文化建设的启示,无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华优秀文化是组织工作特质形成的丰厚沃土,组织工作的“精气神”是在党性党风与传统文化交融交汇中凝结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政治传播理论可以对传统中国主流观念的传播形成有效解释。传统中国的主流观念主要由大一统观念、华夷观念、家国观念、和合观念等中华民族的共性观念构成。传播主体主要由统治者阶层,包括中央权力阶层、官僚阶层以及“士阶层”承担;传播客体包括农民阶层和羁縻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生产方式、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是界分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标准,同时,其相似性也是民族共同体得以巩固的支撑要素。主流观念由传播主体向传播客体的扩散增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共识。内部共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政治传播机制对于当下具有重要启示,持续凝聚共识仍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国企改革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业已在部分地方探索试验、以"确权"和"市场化"为主要目的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需要防范四大风险:一是产权改革过程中偏离产权主体利益的风险;二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和农村社会阶层对立的风险;三是产权改革成本难以分解的风险;四是集体资产监管缺位的风险.由此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改革必须坚持以诱致式制度变迁为主,保持制度变迁趋向与参与主体利益取向的一致性;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制度,促进农民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土地产权交易;必须努力构建农村制度变迁中的成本分解机制;必须实行行政与经济职能分离.建立有效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机制;必须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原则.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东欧国家亡党亡国的教训十分深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认真分析和总结苏东国家执政党在建设民主集中制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国外兄弟党和我们党自身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实际,必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党内监督机制等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近读《明史》,豁然发现明代尤其是明初的普法经验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陪审制度主要有两种不同模式,即陪审团模式和参审制模式,两种模式在制度运作、审理范围和审理成本、文化传统上有很大的不同.对我国来说,借鉴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的优点,克服参审制的弊端,可以从九个方面借鉴域外的陪审制度,进一步推进庭审的实质化,发挥陪审制度的民主、监督、人道功能,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宋庆阁 《人民论坛》2014,(9):248-250
长期以来,我国有关闲置土地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多集中体现为规章制度、政策的发布,理论界对其研究有限。国外对闲置土地问题进行了诸多实践和研究:日本建立了空闲地制度,美国通过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预防和遏制土地闲置现象。国外的这些探索经验和实践成果可以为我国完善农村闲置土地处置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