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言语交际中,"呢"问句具有关联对立命题、推进命题解释及确认命题等话语功能,这些不同功能与其所处的话语位置密切相关。语气词"呢"的话语功能在于凸显提问与预设的相关性,"呢"的隐现深受其话语功能制约。  相似文献   
2.
短信暗语     
大家经常用手机收短信、发短信,小小短信能看出大家的心情,不知你在意和总结过没有?1.当你收到"你干吗呢"的短信,就表示"我想你了"。2.发送"呵呵"的时候,多是没笑或傻笑,应酬一下。但如果发的是"嘿嘿"、"嘎嘎"或者"哈哈哈",则是对方正在笑。  相似文献   
3.
许培新 《求索》2013,(1):171-173
本文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入手,对清初山东中西部方言的代表作品《聊斋俚曲》中主要的正反疑问句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力求得出其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从而探求正反问句系统的历史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4.
袁浩 《奋斗》2014,(9):63-63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他们一方面幢憬着美好的未来,另一方面却不断抱怨现实的处境,结果是借口越来越多,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糟。成功大师比尔·盖茨说:“用‘如何’的问句来取代‘为何’的问句是非常重要的。‘为何’的问句常常引起找理由、找借口、解释的可能,无益于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今天只是抱怨以前的不如意,而不采取任何行动,留给明天的只能还是抱怨。如果你现在就下定决心,动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你会发现,一切事情根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这也正是应了那句俗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相似文献   
5.
判断性"吧"问句实质上是判断和提问这两种言语行为在特定话语位置要求下的融合,它的话语功能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指明某一事实;第二,引发以这一事实为话题的一段相对独立的会话.  相似文献   
6.
李军 《学习月刊》2010,(16):35-36
副词“都”一直颇受关注,人们在各个方面对它进行了研究。无论在论著中还是在论文中“都”受重视的频率都很高。汉语传统语法学界(吕叔湘1999[1980],朱德熙1998[1983])一般认为,“都”是范围副词.总括其左边的语义复数成分。在特指问句中,“都”总括右边的疑问代词。而海外学者则在生成语法框架下或从形式语义学的角度来讨论“都”的句法分布、语义特征和逻辑性质。近年来,国内有很多学者借鉴国外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对“都”进行了更为全面的研究(薛小英、韩景泉,2009)。本文旨在对“都”进行的句法语义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