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尧 《奋斗》2005,(10):55-55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有个知县死后对阎王爷表白:自己任期内虽然没什么功劳,但一身清廉,到百姓家连口热水都不喝,只喝凉水。他满以为阎王爷会对他一番夸奖,没想到阎王爷拍案而起:“你为官一任,本该兴利除弊,为百姓办事,如果不贪就是好官,还不如雕个木头知县放在那里,连凉水也不喝,岂不更好!”看罢这则虚拟的故事,再想想你身边的人和事,或许会觉得这样的“凉水官”还是有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法院副院长竟是一个十足的“三盲”(文盲、法盲加流氓),这绝对是新中国法院史上的奇闻。然而,就是这样的奇人奇事竟在山西省绛县法院长期存在,并因之酿发了一幕幕人间悲剧。1999年8月,有着“活阎王”和“三盲院长”之称的姚晓红终于被绳之以法,其磬竹难书的罪行也被大白于天下(可参见《法制日报》1999.8.26二版)。但舆论关注的焦点早已超出了姚案本身:在依法治国的今天,绛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权力真空、法治真空?尽管各种报道都没有正面回答,但我们还是不难发现,“三盲院长”的存在绝不是偶然的,它的滋生和…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中的孙猴子,曾干过这样一件事:他跑到阎王殿.把生死簿上猴子们的名字都勾掉了.以为这样猴兄猴弟猴子猴孙们就可以长生不老了。但天兵天将一来,花果山的众猴们还是被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相似文献   
4.
陈仓 《法制博览》2009,(24):24-24
1.地狱是阎王的天堂、判官的乐园,不能因为他们说地狱好,你就下地狱,除非让你做阎王判官。  相似文献   
5.
国学经典     
《党建文汇》2014,(9):17-17
“无功就是过”——清代文学家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过一则寓言故事:一名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可无愧于鬼神。阎王笑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胜于你?官员不服.辩解道:我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说: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该断的案不断,岂不是负国负民?无功就是过啊!可见,庸官之害.祸国殃民。  相似文献   
6.
1966年12月1日,在“打响揭批周扬的战役”的口号声中,周扬被从天津押回北京。紧接着,批斗“阎王”周扬的一系列会议召开。上世纪30年代的“国防文学”问题,被“革命群众”认定是周扬最严重的“罪行”之一。在多次批判揪斗后,周扬被关进北京卫戍区,后又被投进秦城监狱,一晃便是9年。  相似文献   
7.
于永军 《检察风云》2014,(18):28-28
唐人笔记小说中有则故事说,有个县令非常渴望当一名清官,无奈天生有一双馋眼和一颗贪心,见了“黄白物”就眼馋心痒,总是把持不住,纵有良好愿望,终究还是一个贪官。因而,每每受到良心谴责,感觉痛苦极了,便跑到阎罗殿诉苦。阎王爷说,你果真想当清官也好办,只要能够忍得住煎熬,将贪心洗净、馋眼换掉就成。县令表示愿意。于是,阎王爷便命“鬼医”替他洗了心、换了眼。果然,这个县令后来真的改邪归正,成了一名清官。  相似文献   
8.
林清玄 《政府法制》2009,(16):33-33
有一个青年,20岁的时候就因为没有饭吃而饿死了。 他到了阎王爷的面前,阎王从生死簿上查出,这个青年应该有60岁的年寿,他一生会有一千两黄金的福报,不应该这么年轻就饿死。  相似文献   
9.
李炜 《前线》2010,(1):57-57
<正>清人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位官员死后到阎王处报到,自称任职期间不贪钱财,所到之处,"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阎王讥笑说:"设官为的是做事,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井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