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60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安华 《政策》2002,(7):16-17
湖北是一个堤防大省,全省各类堤防长达1.1万多公里,其中长江干堤1647公里。1998年长江大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作出了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决策,并举国债整治长江堤防,以期基本解决长江防洪问题。这项战略决策的核心,就是通过3—5年的建设,使长江干堤全部达到长江水利委员会1980年编制的《长江流域规划》标准,  相似文献   
2.
李健生 《中国减灾》1991,1(1):40-43
历史上我国洪水灾害频繁。建国40年来经过努力,大江大河普通洪水已经得到控制,但还不能控制本世纪以来发生过的最大洪水或历史上发生过的最大洪水。40年间全国水灾成灾面积超过1亿亩的大水灾害年份共有5次。  相似文献   
3.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我省防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省防汛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防汛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一是我省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带,地势从西部山区到东部平原过渡地带很短,夏季降雨集中,一旦遭遇暴雨,洪水峰高量大,  相似文献   
4.
5.
王开顺  李德虎 《中国减灾》1992,2(1):38-39,42
1991年夏,安徽的广大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其中六安地区80%的耕地受淹,倒塌房屋146万间,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本文根据对该地区的受灾调查结果,在房屋的破坏和重建特提出如下分析和建议。一、洪灾地区房屋状况和抗灾能力鉴定在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了六安地区43栋典型房屋进行鉴定,合计建筑面积21641.97平方米。这些房屋位于城区的20栋,位于郊区的有23栋,其中单层25栋,多层18栋。  相似文献   
6.
城市防洪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人口密集,是一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中心,城市防洪保安事关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大局,较好的防洪安全设施和完善的防御措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对城市防洪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就此几点思考:思考一:城市防洪与流域(区域)防洪关系城市防洪相对于流域(区域)防洪而言,是一个点防洪,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需要建立满足城市防洪要求的封闭式独立防洪体系,即目前普遍推荐采用的城市防洪圈建设,但由于城市防洪又受上游洪水的峰量以及下游的排洪能力直接影响,它又依赖于流域(区域)防…  相似文献   
7.
从首次调水调沙看黄河下游防洪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年均淤积泥沙2.2亿吨,致使现状黄河下游河床普遍高出背河地面4~6米,黄河成了悬在下游两岸人民头上的“悬河”。由于黄河特殊的多泥沙、善淤积的河情、河性,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任重道远。为了科学调度水库,改变黄河小水多沙、高含沙水流淤积下游河道的不利局面,进一步探讨河道的冲淤规律,实现增大下游河道输沙能力和行洪能力,改善不利河势,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的目标,2002年7月4日—7月21日,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了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试验中暴露出的黄河下游防洪减灾问题分析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精心准备下,在各…  相似文献   
8.
淮河防洪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邓玉梅(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1基本情况淮河流域由淮河与沂沭泗两个水系组成。流域西起桐柏山和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和皖山余脉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为界。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安徽,至江苏扬...  相似文献   
9.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可近年来,这片"清丽地"却饱受污水困扰。自去年全省打响"五水共治"战役之后,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监督机制,在湖的人大代表也纷纷奔赴一线,打了一场漂亮的治水战。自古以来,湖州傍水而居,滨湖而兴。但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日益恶化的环境,也让湖州饱受洪水、内涝、污水之患。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一直是湖州安民兴业的头等大事。2014年以来,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独创"五动"机制推动"五水共治",  相似文献   
10.
正温州依水而建、伴水而居、因水而美,然而,温州也是洪涝台旱灾害频发的地区。围绕"防洪水、排涝水",温州全面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努力护佑江河安澜、百姓安居乐业。防洪堤建设,筑牢城市"生命线"对于鹿城区七都岛的岛民们来说,以前,台风天就意味着"离岛转移"。不过,面对去年来势汹汹的"菲特"台风,当时刚刚建成的14.8公里环岛防洪堤塘经受住了考验。"除了村口150亩稻田被淹外,村里没有一户人家被淹。"鹿城区七都街道老涂村党支部书记瞿玉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