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度尽的年岁     
马莅骊 《新民周刊》2012,(37):96-96
一个老人的寂寞就是无法言说的事情。在我生活的小区里,偏偏有许多老人。他们有时坐在阴暗的大楼楼道里,一动也不动,愣愣地看着人来人往,可以看上几个钟头。这其实也是上海弄堂小区里司空见惯的场景,但人只有在自觉身体中的某一部分或内心不再年轻的时候,才会真正对那些年老的生命能够感同身受。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大楼里的一个老头不知为...  相似文献   
2.
矿工赞     
正~~  相似文献   
3.
在那个年代,信佛、信道、信神仙,本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情。人的一生,总免不了有灾有病,总免不了有阴暗心理,这就需要解脱,需要化解。由于家庭的原因和性格上的原因,嘉靖皇帝选择了通过道教来消除阴暗心理,来解脱和化解这个心理暗示。如果嘉靖皇帝和太后、皇后们一起,在后宫烧烧香、拜拜神、祭祭祖先,对国家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嘉靖皇帝的修道、信神仙却和一般的人不同,他在宫中,特别是在西苑建起了大规模的祭坛,搜罗大批道士,大张旗鼓地搞祭祀,进行祈祷。这在当时叫做“斋醮”。  相似文献   
4.
搬家的记忆     
从记事起,我们一家八口人——外公外婆、父母和我们姐弟四个,就住在磨子街那又深又长、阴暗潮湿、拥挤不堪的老房子里。屋子由一条窄窄的过道串联,开门便是大街,屋后是宽宽的田坝,田坝尽头是小河。我家当年在磨子街算得上是大户人家,能住这样的房子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外公外婆仍住老房子,我们全家则搬到父亲工作的县财政局。新房子  相似文献   
5.
上海,回来     
黄祺 《新民周刊》2022,(1):16-19
3月末开始的封控管理,让往日车水马龙、喧嚣炫丽的魔都突然安静了下来,街道上只有防控一线人员和疾驰而过的急救车、物资保障车、其他工作车辆和数量不多的外卖小哥。两个月后,经过艰苦的抗疫,上海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上海,回来了。  相似文献   
6.
余华前期的创作用语言建构了一个充满暴力、血腥和死亡的阴暗世界。文中迷漫着荒谬和绝望,人物的主体性也被取消。作者在对暴力、血腥和死亡的无节制的渲染之中态度冷漠,令人震惊。余华后期的创作开始有所转变,作者开始以冷静的笔触关注着苦难中的人的存在。本文以《活着》为例来分析余华后期创作的转变。[关键词]阴暗;人的主体性;冷漠;转变;人的存在;温情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非常古老而又永远年轻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阴暗和寒冷封锁了壮人的家乡。为了邀请太阳,一位美丽的孕妇带着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到天边去寻访……一个新的生命——儿子出生了。她带着自己的孩子,带着梦想,继续朝着东边走去,将自己生命的余晖撒满追寻光明之路,最终母亲没有走完寻访太阳的路而渐渐苍老。母子分离的问候,儿子满怀信心地说,"妈妈,我要走完你没有走完的路,一直到把天边找到!"。  相似文献   
8.
朱国良 《中国监察》2008,(18):24-24
近年来,频繁见诸报端的“红薯书记”、“挎包局长”、“最不像贪官”的贪官等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表面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腐败分子一旦东窗事发,往往会让大家大跌眼镜:“呀,这人蛮老实的!”“我真是一点也看不出啊!”这类“外廉内贪”的腐败分子精心打造工于心计的伪装,用以掩饰不可告人的阴暗心理,掩盖违法乱纪的罪恶行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