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毅安 《黄埔》2006,(1):29-31
陈毅安系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这是他1926年4月14日自军校写给未婚妻李志强(因排行第六,故信中称“六妹”)的一封信,其中介绍了军校的概况、自己的抱负以及对未婚妻的关爱,展现了80年前黄埔革命军人的风采。以下是信的全文:六妹爱鉴:如金似的光阴,一瞬都不能放弃,但才接了你上月二十五日的信,看了之后,发生许多感想,故不得不牺牲一部分时间,来作一个答复。一方面可早些解释你的疑团,使你的脑筋不致作无味(谓)的思想,一方面可以促进你做实在的工作,不至空谈。我的脑筋受了如此冲动,故以就同你开始谈话了。我们学校里虽是一日当两日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一所新型军官学校,它吸引了一批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投奔而来,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中的一批黄埔生,因为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其中不少在校时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还经受过北伐战争炮火的洗礼,因而,成为井冈山上工农红军队伍的  相似文献   
3.
《黄埔》2006,(1):31-31
毛泽东在《西江月&#183;井冈山》一词中,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名句。而在前线指挥黄洋界保卫战的就是驰骋井冈山的一国骁将、时任红四军第三十一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的陈毅安。他率领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黄洋界阵地战胜了10倍以上的敌人,保卫了井冈山大本营。  相似文献   
4.
正在井冈山会师纪念馆里陈列着一件非常珍贵的大衣,这件大衣是彭德怀元帅赠送给"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之子陈晃明的,1996年清明前夕,陈晃明将这件珍贵的大衣捐献给了井冈山会师纪念馆。说起陈毅安,他就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指挥者红四军第三十一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驰骋于湘赣边界井冈山区的一员骁将。毛泽东在《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中,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名  相似文献   
5.
鄢德全 《湘潮》2021,(3):28-29
彭德怀身边有一群“小同志”,他们是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的女儿黄岁新,红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红军攻打长沙时的前敌总指挥陈毅安的儿子陈晃明,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的女儿左太北,任弼时的儿子任远远……彭德怀对这些“小同志”视同己出,留下了一个个“父子”“父女”情深的故事。彭德怀与“小同志”黄岁新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