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安广禄 《党课》2012,(20):100-102
清代的刑隶中,有“宰白鸭”的陋俗。 所谓“宰白鸭”,就是有钱、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里遇有人命官司时,以重金收买贫寒子弟或无业游民来顶替真正的凶手去认罪伏法。因为这些顶凶者为了钱财而主动去送死的行为就好像是因贪利而被人任意玩弄、宰杀的白鸭,故被俗称为“宰白鸭”。“宰白鸭”的陋俗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的福建漳州、泉州以及广东的潮州、惠州等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2.
顾雅婷  彭传华 《前沿》2013,(16):44-46
谭嗣同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深刻批判贬低和歧视女性的封建名教纲常与传统陋习,提出一系列旨在妇女解放,提高女性社会与家庭地位,实现男女平等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斥纲常,以达到“男女内外通”的无阶级差等思想;改婚制,主张“夫妇择偶判妻,皆由两情相愿而成婚”的婚姻自主思想;除陋俗,驳斥“残毁其肢体,为缠足之酷毒,尤杀机之暴著者也”的缠足恶习;正“淫”学,提倡“多开考察淫学之馆,广布阐明淫理之书”的性解锢思想。其中正“淫”学思想最为激进,是谭嗣同女性主义伦理思想中最具近代性因素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赵正平 《江淮》2020,(1):46-47
滁州市来安县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用村民看得见、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引导群众“移旧俗、除陋习、倡新风”,在全县广大农村树立起喜事新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的文明新乡风。理事会理出和谐新景象。2019年,由半塔镇综合文化站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反映人情往来中铺张、攀比等不良现象的小品《面子债》,登上各大演出舞台,引起群众的纷纷议论。  相似文献   
4.
近代不缠足运动肇始于基督教会和传教士的努力.传教士不仅大力进行反缠足的舆论宣传,而且在实践上耐心、细致地推动不缠足运动,切实起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近代山东的不缠足活动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传教士的反缠足活动完全是为其传教活动服务,是基督教会整个传教政策的"副产品",并不是要刻意改变中国的社会陋俗.  相似文献   
5.
"招夫养夫"是中国传统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婚俗,通常被视为恶习和陋俗。建国之后,"招夫养夫"基本上不复存在,在新时期,取而代之的是"带夫改嫁",并被评价为一种高尚的美德。这是由法律规范结构改变引起的人物内部关系重组,继而致使道德评价彻底逆转。法律规范结构的改变直接取决于离婚帮助义务的弱化,在更为基础的意义上,依赖于经济模式、社会分工、生活保障体系的变迁,以及男女平等、一夫一妻、贞操观念的转变。前述因素在三个层次上分别对应着法律的文本规范、社会基础、价值观念,构成了从陋俗到美德嬗变的法理逻辑。在此基础上,"带夫改嫁"就不再是一种生存策略,而得以在合乎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又高于法律标准,上升至道德境界。我国《民法典》第1090条强化了离婚后的帮助义务,表明新时代的民法典已经开始反思以自由为核心的现代主义婚姻伦理,更加重视婚姻关系所衍生的恩义之情。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1,新中国为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积极开展对陋俗文化的改造。知识分子2作为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主体,他们积极投身这场运动:支持、参与废除娼妓制度行动;参与清除鸦片烟毒斗争;帮助妇女获得解放;参与、配合处理反动、淫秽书刊,并把改造陋俗文化与自身改造相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