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处在两大革命阶段交替的历史转折关头,社会矛盾特别复杂,国民经济亟待恢复,除旧布新的各项任务非常繁重,稍有不慎就会处理失当遭受重大损失。同时,共产党自身随着地位和环境的变化,也很容易因为革命胜利和手中有了权,  相似文献   
2.
赵锦英  刘森林 《探索》2003,(3):62-65
作为当代的最强音,“发展”也遇到了三种批评:其一是对生态环境、自然本身具有的生产力的损害以及引发的资源危机;其二是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不平等;其三是作为社会想象的表意的“发展”已经在最发达层面上变成了除旧布新的“游戏”。仔细琢磨这些批评及其中蕴含的诸多问题,对于更合理、全面地理解发展,完善可持续性发展观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官场兴起一股问责之风,标志着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又向前跨越了一步。多年来,我们的官场规则是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只要不触犯国家法律,工作上出了问题,通常是批评通报了事,对官职几乎没有影响,保险系数很高。问责制度则给人以除旧布新之感,唯有追究责任,赏罚分明,动真碰硬,  相似文献   
4.
宋朝虽然搞"干部终身制",但也还保留了一点先进性——规定了任期,创设了届期制度。一个贪官,即使像一条蚂蟥吸附在百姓身上,满了三四年,也不得不另走他方。这种制度安排也造就了特殊的“除旧布新”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张宏宇 《前进》2013,(1):55-55
每逢新年,总会吟诵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人用白描的笔触,生动地描写了人间辞旧迎新、除旧布新的万象生机: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旧岁迎来了新年,春意盎然,破晓之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  相似文献   
6.
陈静 《北京党史》2008,(2):25-29
2007年的北京现代史研究是重要成果迭出的一年,《北京抗战损失调查》①、《北京记忆》②、《1840—1949北京近百年生活变迁》③、《二十世纪北京城市建设史料集》(上、下)④、《北京城墙存废记——一个老地方志工作者的资料辑存》⑤、《我的上世纪——一个北京平民的私人生活绘本》⑥、《除旧布新曲折探索》⑦、《南口战役》⑧、《西交民巷街区文史图集》(内部)⑨等著作相继出版。  相似文献   
7.
我国“语文”课程承担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学习和国学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这一课程的名称原为“国语”“国文”,为何将“国”字去掉而成为没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标识的“语文”,究其因,除了对于“言文一致”“言文并重”的强调以及新时代除旧布新等重要因素外,还与上世纪40年代我国课程建设所处的整体文化语境有关。  相似文献   
8.
盘点岁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岁首佳节,春风初度;除旧布新,忆昔祈禧,正是人们盘点生活劳作,计算岁月得失之际。学生盘点着试卷上的分数,老人盘点着额头上的纹路,男人盘点着升迁途中的美梦,女人盘点着悦己者的姿容……人人都在盘点着对自身那份日子的热衷。盘点岁月.也就是盘点那份生活的心情。把生活的辛劳与憧憬的生活细加穿缀而紧密交织,融人人们对来年生活一份独特期盼的情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