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论语》文本实际上体现出了一种内在的反话语交往的特点。其话语结构中暗含了一种对于以言语为媒介的人类交往行为的压制与消解。我们可以将此概括为交往断裂。这种倾向主要从个体人格、家族关系与社会礼法关系等三个方面体现出来。这种反话语交往的倾向,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解读传统法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颜色词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语言中丰富的颜色词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颜色词语可以代表一种文化、一种风俗、甚至一种国情.深入了解和学习民族文化的差异对于正确使用颜色词,提高语言能力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西方法学史有三大学说对法与法律的关系加以阐述,形成各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争论焦点引发了后人的深思。本文由此提出三个问题:其一,是否有独立于法律之外的法?其二,“恶法”是不是法律?其三,如何使法律最大限度地合法?  相似文献   
4.
从生产工具变革对于人自身再生产影响的角度看,当代人生命活动中所发生的正是一种“形象的异化”。虽然它表面上与经济学哲学意义上所发生的“劳动异化”不同,不像后者那样痛苦、悲惨;但就其实质是人丧失自身、丧失其自由自觉的活动本质,是人变成与其自身相敌对的、异己的存在物这一方面,两者却是殊途同归的。关于形象异化,一言以蔽之,即在画面上消费得越多,在生活中就享受的越少;人们创造了画面,却使自身变得畸形;他奉献、凝聚在形象世界中的劳动越多,他们生命本身就更加匮乏与无力。  相似文献   
5.
6.
7.
8.
论刑法漏洞--以偷税罪立法为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高峰 《法学论坛》2004,19(6):67-73
刑法漏洞有明显漏洞与隐含漏洞之分.司法过程中不能对明显漏洞进行补充,但却可以对隐含漏洞进行补充.学界所认为的偷税罪立法中的漏洞经过法律解释后,其实并非刑法漏洞.  相似文献   
9.
安理会就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以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先后通过了1373和1540号决议,因其内容具有明显的造法性,被认为安理会开创了行使"立法权"的先例。安理会"立法权"的法律基础是隐含权力论,同时,它的行使应满足从属性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Hedonic理论与住房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湘 《求索》2012,(1):64-66
由于住房的耐久性、异质性和位置固定性,传统经济理论难以合理的刻画住房市场的运行规律。Hedonic理论弥补了传统理论的不足,在国外住房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追溯了Hedonic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讨论了Hedonic模型的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Lancaster消费者理论和Rosen隐含价格理论。对Hedonic价格模型应用在公共产品评价、住房价格指数编制、住房供求分析和房地产价格评估方面的国外文献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