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48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明辉 《法学杂志》2006,27(5):13-16
笔者针对雇佣规则严重失范、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提出《劳动合同法》规范雇佣规则的模式、重点和难点,阐述了相关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意在推动此项立法。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农业雇佣关系的调整主要靠大量的习惯法,即雇佣习惯法。与一般雇佣习惯法相区别,特殊雇佣习惯法是雇佣制度与租佃制度、借贷制度、典当制度相混合的产物,它们主要表现为种地头、二八种地、带地佣工及典雇等制度形态。  相似文献   
3.
薛少峰 《前沿》2004,(7):145-148
雇佣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 ,但我国法律非常缺乏对这种关系进行规制的内容。本文从雇佣关系的界定出发 ,探讨雇佣关系的认定、雇主替代责任的归责原则等问题。认为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在于法律本位的不同和形式要件的差异 ;雇主替代责任的归责原则应采无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4.
试析日本劳动雇佣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日本的劳动雇佣制度可归结为: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作为一种制度惯例长期存在于日本的企业中。在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与企业内部工会制”一起,被奉为日本企业经营的“三大神器”居于日本企业经营模式的核心地位。近年来,由于经营环境的变化,日本的劳动雇佣制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演变。本文运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现代经济学理论,对日本劳动雇佣制的经济合理性作了分析,并对其演变的方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雇佣共同犯罪可界分为纯正雇佣共同犯罪和不纯正雇佣共同犯罪。以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作为雇佣共同犯罪刑事责任根据分析雇佣共同犯罪刑事责任,可知,在纯正雇佣共同犯罪中,受雇人的刑事责任较重。在不纯正雇佣共同犯罪中,雇主具体犯罪参与行为可以是组织行为、构成要件性行为、辅助行为。在雇主不同的犯罪参与行为中,雇主与受雇人刑事责任轻重关系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研究农民工与建筑施工企业、包工头之间的劳动关系,对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工头与农民工之间构成民法上的雇佣关系,而认定农民工与建筑施工企业是劳动关系,更能体现劳动法的倾斜保护原则。《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二)》第10条规定应予完善。  相似文献   
7.
雇主替代责任是侵权法从惩罚功能向补偿功能倾斜的表现,是侵权法“自己责任”理念的一种例外.雇主替代责任是种特殊的责任承担方式,是单一归责原则而非复合归责原则.雇主替代责任是实用性主义的产物,并不能完全按照侵权的一般理论来理解和训析,否则雇主替代责任的适用将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8.
对企业来说,核心员工是立足的根本,对核心员工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能减轻他们工作压力,改善心理环境,增加工作满意感,使其更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雇佣保障包括工作保障和权益保障两个维度,雇佣保障对员工情感承诺和工作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工作嵌入在雇佣保障与情感承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雇佣保障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雇佣保障作为预防人才流失的措施之一,在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今著作权制度下存在的作者权体系和版权体系具有共同的起源:印刷特权.旧制度下的法国印刷特权体系已经具有作者权转向的趋势,重农主义思想的影响更是将作者真正推进权利中心.然而两大体系之间并不存在本质差别,政策性的立法手段,使得在《伯尔尼公约》签订以后,两大体系基于国际政策加速走向了融合.  相似文献   
10.
[案情]刘某为修建大棚与王某达成口头协议,协议约定:王某提供钩机和司机,刘某派人现场指挥司机施工,每米给付使用费29元,工期15天。工程到期当日,王某的司机未按标准完成施工,刘某即与王某协商对大棚进行修补,王某同意把钩机和司机给刘某继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