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11年3月北京召开的“两会”上,来自香港特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在看到“十二五”规划把广州南沙新区列入粤潜澳合作重大项目之一时,心情格外高兴。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28日晚,香港知名富商、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在北京协和医院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83岁。霍英东是香港20世纪罕有的商业奇才、最出色的华人体育社会活动家和著名的慈善家。他是香港第一位晋身于“党和国家领导人”阶层的“红色资本家”,同时也是香港沧桑巨变这部辉煌历史巨剧的见证人。  相似文献   
3.
2008年10月31日,“改革开放三十年,粤港携手创辉煌”高层论坛在花城广州隆重举行。与会的香港中华总商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会长霍震寰先生兴奋地对媒体表示,“香港自1997年回归以来,粤港澳越来越分不开,尤其是CEPA签署开展全方位合作以后,粤港澳交流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香港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冯富珍,被正式任命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铁凝,任中国作协主席,邢质斌,获“金话筒奖”暗示将告别央视;伊恩·索普,澳大利亚“鱼雷”饱受伤病困扰后宣布退役;沃伦·巴菲特,美国“股神”荣登美国慈善家榜榜首;拉姆斯·菲尔德,挥别白宫;霍英东,其遗体在香港安葬;  相似文献   
5.
吴跃农 《党史纵横》2006,(12):30-31
在香港知名人士中,与邓小平交往较密切的是霍英东霍英东最早见到邓小平时是在1964年的国庆之夜。当时,霍英东作为港澳知名爱国人士,收到落款是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宋庆龄的请柬,来京参加国庆招待会。在招待会即将结束时,一位个子不高、精神抖擞的中年人依次同港澳知名人士握手,他就是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第一副总理邓小平。霍英东清晰地记得邓的问候语“:欢迎您来北京!”从邓小平炯炯的眼神中,霍英东看到了一种独有…  相似文献   
6.
省港两地的再度融合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省港杯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省港杯诞生在改革开放伊始的1978年,策划人是霍英东霍英东时任香港足球总会会长,是大实业家,也是海内外颇有声望的爱国人士。霍英东自幼就爱足球,早在1959年就组建过东升队,在队中踢主力。他有两个外号,一个是"波王东",另一个是"千万脚"。"千万脚",指的是球瘾大,停不下来。东升队是霍英东很在意的球队,当时队中有一干踢球好手,也是一支业余球队,踢球就图个快乐.  相似文献   
7.
第一份职业:铲煤工创业资金及来源:借来的100元创业年龄:25岁成功密诀:我一向喜欢接受挑战,最艰苦的事情,我一定要做好。我觉得做人要本着良知,当时赚钱真是好公道,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8.
梁广 《海内与海外》2006,(1):1-1,4-8
激流勇退 海外掌控 二战后直到50年代初期,香港各方面比广州还落后。1953年,霍英东首创“卖楼花”,香港地产一下子就兴旺起来。霍英东更是财源滚滚:“收钱收到自己都害怕,这样卖下去,不知要赚多少钱!”  相似文献   
9.
夏颐 《就业与保障》2011,(12):54-54
记得多年前曾读过一篇关于霍英东的专访,虽然具体内容已很难回忆齐全,然而,当我再次翻看曾经抄录在已经泛黄的笔记本上的那些只言片语,仿若重又唤醒当初在老家昏暗的15瓦灯泡下捧读那本二手杂志的钦佩与冲动。在回首自己多年的创业经历时,霍英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一向喜欢接受挑战,愈是艰苦的事情,我愈要做好。"  相似文献   
10.
谷梁 《广东党史》2009,(1):28-31
霍英东的眼睛里始终含有一种对泱泱中华的特殊感情,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复杂的,表现在立世和行事上也都不是那么简单。作为商人,他更是中国人。作为香港“红色资本家”的代表,他晚年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出席一些公开活动,亦商亦政,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20多年前,身患癌症的霍英东在祖国的救治下逃过鬼门关,病中他完成从“红色资本家”到“红色慈善家”的蜕变,一生捐款150多亿,并成为向内地捐赠最多的港人;20多年后,他在洒脱散财中谢幕,但是一缕红艳不曾散去。他斗米自足、回馈社会的人生哲学,闪现着动人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