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文学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是一定区域的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中有着强大影响力的精神力量.集中反映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构成学生富于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广义上的校园文化.即一切由历届师生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校园生活方式、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正如文化人类学鼻祖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所说.文化包含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
神话,不单是文学的研究范畴,也是宗教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范畴。然而对于“神话”这一术语,许多权威理论家和当代学者使用得过于随意和模糊,本书直陈其弊,对20世纪的几种神话理论做了非常激烈的历史性批判。但作者并未试图将这一术语完全从我们的理论或分析语言中清除出去,而是指出,我们能够,或许仍可继续使用“神话”这一概念来思考,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当停止对这一概念的思索,必须明了我们所讨论问题的意向与语境,必须面对我们如何、是否,以及为何应当使用这一术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是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的两位主要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被称为"功能论",而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理论则被称为"社会结构—功能论",后者强调"社会",而前者则强调"个人"。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论,解释的是文化如何满足个人的需要,而布朗的功能论,探讨的是社会结构如何在时间的推移中保持自身的作用。功能主义学派的存在已经完全超越了自身的价值,即使在80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对台、澎、金、马战备和掌握敌情的需要,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准备给我们军区一批新的技术侦察装备。1956年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和我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达成协议,苏军一个技术侦察支队进入福建前线。因为工作需要,我就从军区通信部门调到情报部门分管技侦工作。有一天,皮定均副司令带我上鼓山,去会洋顾问。到了鼓山顶营房区,北京来的苏军情报总顾问已在房前等候,皮副司令对苏军顾问说:“欢迎你们来福建帮助我们,请你们尽快教会我们组织使用好这些技术装备,以便你们回国后我们可使用。”又说:“你还很年轻啊!”苏军顾问说:“司令你认为我不能胜任吗?”皮副司令讲:“我不是这个意思,是想请你们要快一点教会我们。”尔后双方共同开办培训班,我们支队的干部由苏军支队军官对口教练。1946年我在淮安华中军区司令部电讯队参加无线电报训练,毕业后分配在军区电讯队第二台工作,这次也参加培训班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基本上掌握了技术侦察的组织实施和技术装备运用。后苏军支队全部撤回国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马林诺夫斯基的生平、当时的政治背景及其政治态度、功能学派在学术上的两重性等方面作了科学的重新分析,指出马林诺夫斯基是一个自强不息、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他所创立的功能学派,使民族学、社会人类学这门学科从专为殖民主义服务,开始转变为一门为民族平等、为各族人民发展进步而服务的学科,在学术上也有很多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并给我们启迪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马凌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是人类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田野民族志写作的范本。本书主要记录了新几内亚东部的南马辛区域所特有的库拉活动,以及围绕其进行的一系列独特的风俗信仰、巫术神话、经济生活和技术知识,其中充满了土著人的生存智慧与理想,全面的展现了当地特有的文化活动。通读这部人类学民族志后有了几点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出动了150余万红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分三路沿中苏、中蒙、中朝边境进入中国东北,并对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伪军发起了猛攻。两个星期后,70余万日本关东军和20余万伪满军被消灭。此时,国民党的军队都远在中缅边境、云南、四川等西南大后方,一时难以进入东北。共产党的军队也在关内,距东北虽然较近,但一时也难进入东北接收政  相似文献   
8.
许章润 《中国法律》2009,(4):15-18,72
法律人类学在西方的兴盛,伴随着殖民运动的层层推进,对象则是本国原住民与後发国族的生活样态。其例如马林诺夫斯基教授对于南太平洋岛屿的田野调查,呈现出的是现代西方视野下的异质文明的马赛克,而以初民社会的“习惯法”一言以蔽之。其後兴起的各种研究,包括作为前期立法准备、对于民间“风俗习惯”的调查,统归于“习惯法”或者“民间法”名下,多半不脱此臼。  相似文献   
9.
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旧约〉中的民俗》是弗雷泽的另一部名著,是他在写作《金枝》过程中将有关《圣经》旧约故事的民俗材料汇集起来,并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有关事例作比较,专门创作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已成为人类学和《圣经》研究者的必备读物,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称它是“一部人类学传奇”。  相似文献   
10.
神话,不单是文学的研究范畴,也是宗教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范畴。然而对于“神话”这一术语,许多权威理论家和当代学者使用得过于随意和模糊,本书直陈其弊,对20世纪的几种神话理论做了非常激烈的历史性批判。但作者并未试图将这一术语完全从我们的理论或分析语言中清除出去,而是指出,我们能够,或许仍可继续使用“神话”这一概念来思考,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当停止对这一概念的思索,必须明了我们所讨论问题的意向与语境,必须面对我们如何、是否,以及为何应当使用这一术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