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莫言是山东人,作家阿城评价他“说和写鬼怪,当代中国一绝。”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2012,(6):57-57
金门酒厂于2004年正式进驻祖国大陆,在厦门成立全资子公司金门酒厂(厦门)贸易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3.
退化的舌头     
在野夫的《看不见的江湖》中,他写了一个一级厨师黎爷。黎爷乃一代川菜大师黄敬临的再传弟子。有一次,野夫和他比做拍黄瓜,两盘菜不分名姓,结果都说其中一盘好吃,翻开盘底一看,果然写的是黎爷的名号。黎爷做拍黄瓜有诀窍:野夫用的是铁刀拍的,黄瓜上有铁腥味,黎爷是用木片拍的,黄瓜的清爽皆还留着。以前每次回家,我最爱吃的就是地锅烧出来的饭菜。柴是自己砍的,水是地下汲出来的,锅盖是用高粱的秸秆纳的,无  相似文献   
4.
酒歌     
  相似文献   
5.
麦子黄了     
火辣辣的阳光掠过田野,高粱正在拔节,玉米尚未吐穗,甜菜努力扎根,浓深浅绿的田野不时闪过金色的波浪。哦!麦子黄了!麦子成熟在流火的六月,炎热褪去它们绿色的外衣,给它们披上金色的盛装。有风吹过,麦浪逶迤,顶着一头细密麦芒的麦  相似文献   
6.
黄杰 《党的建设》2009,(6):55-55
我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曾在乡政府工作。和一些从上世纪50年代过来的老农闲唠,谈起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他们说,有这样一组顺口溜,最能说明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上世纪50年代是:"四个兜的中山装。小米高粱吃得香,几户人家一个庄,走亲访友靠步量。"那时,男人们以中山装为服饰主装,不再穿长袍马褂:女人们穿的是对襟袄,不再"裹  相似文献   
7.
余光中的《乡愁》已经成为千古名句,酒不能解愁,但也是一种情感寄托方式,日月潭高粱酒的文化是我的一种心情,就如《乡愁》,被酒浇得酣畅淋漓。这是日月潭高粱酒董事林光汉的心情写照。他说,自己在大陆经营台湾日月潭高粱酒颇有感慨,似乎不是在卖酒,而是体会两岸文化,感受两岸情深。  相似文献   
8.
金酒 《两岸关系》2012,(6):55-56
为爱金门酒,来寻宝月泉 金门高粱酒是指台湾金门酒厂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高粱酒,在台湾白酒市场占有率高达80%,依纯粮食固态发酵酿制所特有的自然之味,以其香、醇、甘、洌,得到两岸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年销售额及产量屡创新高。  相似文献   
9.
思无间 《工友》2012,(11):50-51
作者介绍: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乡土作品崛起,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蛙》、《檀香刑》、《生死疲劳》等。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国际大奖;2011年,长篇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  相似文献   
10.
对一粒高粱的追怀此白色的瓶中囚禁着诗神,亦如小宇宙,最低的回声是削天地的火。一万颗初乳样的流泉,遇块垒而不迂回。何曾有块垒?大风坦荡,星辰漂浮于箭杆红樱的手臂,哎,如此飒爽的出击,等他来,等她来……或用骨头擂那跪着的灵魂。或用血质的潮涌把男人们埋于江山的漩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