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做起来     
有一次,庄子去见鲁哀公鲁哀公向庄子夸耀自己的国家有很多儒士,真是人才济济。庄子却说,鲁国没有几个儒士。鲁哀公不服:“鲁国举国上下都是穿儒士服的人,怎么能说没有几个儒士呢?这个庄子也太狂了!”  相似文献   
2.
高士论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6,(8):47-47
在我国古代,一些当政者由于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在选贤任能方面认识偏颇,存在“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思想,盲目崇拜引进的人才,却对自己身边的优秀人才视而不见,不给下属提供施展人才的机会,造成人才的思想压抑,有的便跳槽另谋高就,给本地的事业造成损失。鲁哀公在这方面就有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3.
吕尚 《学理论》2008,(4):89-90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曲阜人。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前552年),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终年七十三岁。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父逃难于鲁国。父叔梁纥曾任鲁国陬邑宰。母名颜徽在。三岁时父死,家道沦为平民。为了赡养寡母,少年时不得不去做些管理粮草畜牧之类杂务。鲁大夫孟厘子临死前对儿子懿子和南宫敬叔说:“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儿子们遂跟孔子学《礼》。及长,在季孙手下当“司职吏”。三十岁时,  相似文献   
4.
来信     
唐昊 《南风窗》2014,(7):14-14
读罢此文。感触良多。《论语·颜渊第十二》中,鲁哀公问孔子:“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孔子答案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只有民众富足安定,方可真正国家强盛,公务员才能真正  相似文献   
5.
说“国耻”     
谢谦 《法制博览》2010,(19):23-23
说到“国耻”,我们就会想到近现代史上,中国战败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甚至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等等。但“国耻”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说法,古已有之。《礼记》记孔子答鲁哀公问,有云:“国耻,足以兴之。”据古代学者解释,孔子所说的“国耻”是“君耻”,国君之耻。如春秋时,吴越交战,吴胜越败,越王勾践派使者卑辞厚礼乞降:“勾践请为臣,妻为妾。”甚至愿“身往事之”,以一国之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