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维权是科学发展观在工会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在“三维权”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科学维权要坚持以职工为本,以科学的理论指导,用科学的理念、体制、方式、手段等推进,大力推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使工会维权工作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和更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法》及相关程序立法,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做出了相关界定,但相对简单、粗放,当事人参与程度极低。审前准备程序需要完善制度保障,包括强制诉答制度、诉讼失权制度、律师强制代理制度等。另外,法官释明对明晰当事人请求的内容及其诉讼目的,促进诉讼适当解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侵权责任法解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2010年7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进行全面解说十分必要。对该部法律的法律结构和立法模式、一般条款和保护客体、归责事由、多数人的侵权行为、人身损害的赔偿、财产损失的计算、侵害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停止侵害请求权、使用人责任、网络侵权责任、安全保障义务、惩罚性赔偿、建筑物责任等十四个方面进行解读,串引了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几乎全部制度。通过对该法制定前的学说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一系列司法解释发展脉络的总结分析,以及对该法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同、相关制度的对应性比较考察,既有对各条款基本文义的解释,又有条款设计的妥当性论证,向读者传达了关于中国侵权责任法主要制度的立法理由说明。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引用《宪法》的规定,列举和分析此条对夫妻共有房产权另一方权益的侵害及其程度,以及由此导致的司法资源浪费、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等方面的不适当之处,以《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效力、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侵权行为是无效法律行为等法制的原理和原则,从维护司法公正、权威,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维护全社会共同保障妇女权益的大好局势和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提出对“婚姻法解释(三)”第十一条改变或撤销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融发展对一国的现代法治与民主宪政有着深远的促进作用。金融格局与工商文明构建了现代民主、法治的基石,内生化了市场对法律制度、民主宪政制度供给的需求。欧洲式的现代民主法治的建构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正是由于有着与金融财富增长相匹配的金融民主模式,欧美国家的民主宪政得以确立。文章以金融秩序与工商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从金融视角,解读中国社会工商文明的系统累积与法律制度供给,金融工商文明的话语体系与思维方式,政府公权力与民间私权利的互动,对深刻理解与构建中国社会的现代法治与民主宪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学习力的概念定义尚不甚周延,从而影响其研究范畴的清晰程度,进而影响对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试图通过对力的物理回归,为学习力寻找较为严谨的概念,并对此作出力学分析和社会学解释,从而给出较为清晰研究范畴,为今后深入研究提出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7.
论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三大诉讼法和仲裁法皆把司法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鉴定人是鉴定结论产生的主体,必然受到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的规范,而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在我国当前的诉讼模式下,诉讼证据依靠两个屏障加以过滤:其一,当事人、鉴定人出庭质证参与诉讼;其二,由法官的采证、法官的内心确信而形成。所以鉴定人出庭出具作为证据的司法鉴定结论,接受当事人的质询和法官的询问,这是鉴定程序的最后阶段,也是鉴定结论能否升华为诉讼证据的关键所在,直接影响法庭对鉴定结论的采信。鉴于此,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十分必要和必须进行规范。当前,鉴定人出庭甚少,该制度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法律自身的空缺结构、法律思维的特点、语言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法的不确定性 ,进而妨碍了秩序的形成和正义的实现。出于对秩序和正义的渴望 ,人们寻求尽量减少法的不确定性的有效方案。司法解释是我国弥补法的不确定性的传统方法 ,但是其相对于具体的个案而言仍是抽象的 ,加上语言的内在缺陷使得司法解释无法摆脱不确定性之弊端。而判例法以其自身的优越性 ,弥补了成文法之不足 ,也使得判例法在中国的引进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9.
案例教学是目前我国国际法学教学中普遍提倡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中的教在于运用具体案例对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分析和说明,为学生理解国际法理论提供感性认识背景,便于学生对有关内容的掌握;案例教学中的学在于通过案例学习理解和掌握国际法有关原理的内容,形成理性认识。案例教学不同于判例教学,它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为使案例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学中应在案例的选择和准备、课堂案例讲授、课堂及课后学生分析、最后总结,以及书面作业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过程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实践中,有着诸多并不能完全让人满意的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并非偶然,相当程度上与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以及相关制度结构密切相关,运用一些经济学上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分析,对这些问题可以有一定程度上的解释,这也正是实证理论研究的一个落脚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