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205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69篇
综合类   43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is study is first in nature to find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brand orientation (BRO), learning orientation (LO),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 (PERF) of third sector organizations (TSOs) in Pakistan.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as filled through non-probability snowball sampling method from more than 300 senior managers working in different cities of Pakistan.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used for the mediation by running smart partial least squares software. The results prove that organizations with strong BRO philosophy not only help to develop strong LO culture but also help in achiev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goals. The study also discusse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limitations, and areas of future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2.
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追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刑事政策决策者面对自由、秩序、正义、效益等价值 ,必然有所选择 ,古典主义的刑事政策、实证学派的刑事政策和新社会防卫的刑事政策 ,由于所处时代不同 ,制定刑事政策理念和基础不同 ,因而 ,呈现出不同的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追求路径。  相似文献   
3.
物化观与马克思问题域逻辑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物化观是解答当代价值观的一个核心问题。马克思的物化观有一个从早期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理性批判到实践唯物主义经济分析的问题域逻辑转换过程 ,对物化观的经济分析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确立的基础。物化实质上体现了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在资本主义利益关系下对主体 (劳动者 )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否定关系。正如消灭异化要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前提一样 ,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改变滋生物化的特殊经济利益关系 ,建构一个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的自由人联合体 ,劳动 (实践 )创造的产品才会体现对主体 (人 )生存和发展的肯定关系。这就是马克思物化观问题域逻辑转换的价值指归。而卢卡奇把物化从经济因素中剥离出来 ,按黑格尔理性革命观的图式将其提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 ,它无疑为一切把客观的经济利益关系当作价值事实的唯意志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作为国家协调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 ,其价值取向体现在 ,经济法追求的一般价值取向———实质正义和社会公正。经济法直接将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这是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独到之处 ,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经济法的三大原则 ,简明地表达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我国政府必须尽快由事务型向服务型转变。为了顺利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切实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我国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将现行的政府主要职能由“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调整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或者调整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经济调节”。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不断探寻更为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建立环境税收制度,将税收和环保结合起来,可以发挥税收在控制污染、调节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利益为本位,以实现代际公平为主要目标;应改革传统排污收费制度、调整资源税和消费税、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和征管制度,从而构建我国新型的环境税收制度。  相似文献   
7.
政治是一个价值系统,是现实社会的具体价值领域.人们在政治领域里追求和实现着各种不同的价值.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是政治文明的灵魂,价值取向决定了政治文明的历史高度.本文探讨了政治的价值特征、政治的三个基本价值取向原则、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独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和全球化的发展使文化差异日益显耀,并导致了范围扩大和意蕴深刻的文化冲突,以至于进一步恶化了价值迷乱,一系列观念性的因素渗透到了个体和群体行为的背景中,构成犯罪的隐含动因。这种随着现代性和全球化而发展的现代犯罪及其文化因素,对传统的犯罪学构成了新的挑战,从而提出在文化冲突境域中,重构价值哲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浅论我国刑事陪审制度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陪审制度是一项古老的司法制度 ,在人类的司法文明史上影响深远。中国的刑事陪审制度经过两起两落的坎坷历程 ,处于一种进退两难、操作混乱的状态。在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吸收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刑事陪审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作为大多数法学理论著述的一种范式 ,非概念性法学涵盖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其目标 ,就是要陈述那些经得住反驳的、有知识旨趣的问题 ,以及法律及其后果的社会作用问题。所以 ,非概念性法学理论都是可证伪的。法学对话 (Legaldialogue)则为检测非概念性法学理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途径。因而所有的主张 (无论是明确的主张还是隐含的主张 )都是法学对话参与者试图表达其不同观点的手段 ,而他们所要表达的这些截然不同的观点 ,莫过于以下三大类 ,即 :事实、价值与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