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0篇
  免费   151篇
各国政治   151篇
工人农民   185篇
世界政治   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3篇
法律   1233篇
中国共产党   256篇
中国政治   611篇
政治理论   345篇
综合类   13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可  胡悦 《行政与法》2020,(3):108-116
智能合约是运行在区块链上能够自动履行合同义务的新型合同,因其具备"自动履行"和"去中心化"等优势,故可降低合同履行成本、提高合同运行效率,但也导致了智能合约难以直接适用现行合同制度的订立规则、生效要件和救济方式等问题。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智能合约的运行过程,通过对合同法理论的解释使智能合约与合同制度相契合;从技术角度分析了智能合约的原理与架构,利用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修正,使智能合约符合《合同法》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状况、特征和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经济关系问题,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大陆已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顺差来源地,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数量强劲增长,区域相对集中,单体规模加大,增资扩股较多,且由出口加工型向市场占领型拓展,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拓展,第二产业向一、三产业拓展。两岸产业正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究其原因,互补互利是基础,依存依赖是原动力,经济全球化是外在力量,地缘亲缘是人力量。入世后,两岸经济关系将有新的发展,近期而言,两岸贸易和投资将进一步增长,两岸投资将向科技型、服务型、内销型、双向型转变。远期而言,将加快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逐步架构“大中国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3.
陈奕平 《东南亚研究》2003,23(5):59-62,80
近年来,美国工会对国际经贸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凸现,我国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本文分析了美国工会的特点及对中美经贸活动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矛盾综合作用的集中表现和结果。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道德建设、法律法制等等,对社会和谐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大作用,但起基础作用的是经济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的要求,对社会和谐具有决定性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经济基础也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加速折旧方法计算模型建立的基本理论依据是:从模糊概念出发,根据平均年限法计算年折旧额的基本计算公式结构,同时结合加速折旧的要求,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从而建立的一种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6.
张洪林 《现代法学》2003,25(5):155-161
民国时期,四川盐井经营主要采用租佃经营的方式,本文根据有关盐业档案资料,对当时四川盐井租佃契约的种类、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本世纪头 2 0年的主线 ,要抓住这根主线 ,就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加入WTO、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结合起来 ,与迎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挑战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并立足于人力资源开发这个关键 ,以谋求 2 1世纪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作为国家协调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 ,其价值取向体现在 ,经济法追求的一般价值取向———实质正义和社会公正。经济法直接将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这是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独到之处 ,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经济法的三大原则 ,简明地表达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为生产活动、贸易活动、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主权、产业安全、贸易安全、金融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开放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协调国际关系上作出努力,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徐梅 《外交评论》2005,(2):88-94
回顾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发展历程,从投资、消费、改革开放与市场化角度分析举办世界博览会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世界博览会能够促进投资、拉动消费,具有增长极效应、开放效应和市场化效应;从政府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与组织管理、场馆及其配套设施利用角度分析世界博览会亏损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消极影响。2010 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的伟大成就的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各种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