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我国,随着科学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已呈现出科学主义勃兴的态势.与此同时,科学主义也对社会意识范畴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因而,德育--它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便无可避免地要与科学主义进行正面交锋并作出回应.由此出发,我们就有必要把德育放在科学主义勃兴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并以思想分析和现实审视的两个角度,去揭示科学主义对德育的内部环节、外部环境、对象阈三个方面所构成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融合与分裂中此长彼落 ,且都对认知心理学研究产生了影响 ,科学主义带给认知心理学以繁荣又使之走向困境、人文主义的批判有其合理性又失之偏颇。两种文化的认同比对立更具建设性。认知研究应在三个层面上展开 ,即哲学的考察、结构与过程的考察、生态学的考察。未来一个时期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研究范型仍以主流形式存在 ,但生态学范型会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 ,该领域研究可能出现一种现象学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通过考察阿尔都塞思想的三个渊源,发现阿尔都塞不仅继承了结构主义的思想和方法,而且还吸收了巴歇拉尔历史认识论和斯宾诺莎唯理论的某些思想观点。与其说他是一个结构主义者,不如说他是一个“唯科学主义者”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4.
科学主义迷雾升起于科学绝对化、万能论、人文精神的缺失以及顶礼膜拜的心情。科学具有工具价值、真理价值和道德价值。科学具有科学理念应为科学去魅,赋予科学社会责任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论科学的道德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在道德方面具有丰富价值,表现为:科学是促进道德完善的内在力量,科学推动着道德观念的进步,现代科学活动愈来愈凸现出集体主义精神,科学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等。“反科学主义”全盘否定科学的道德价值是偏颇的。探讨科学的道德价值,对于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内涵,对于以科学为主导的“知识型”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侦查科学化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手段被用于侦查破案之中,然而技术的运用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会在侦查中的发现信息、固定信息以及证据化的每个阶段都有所体现,技术本身内在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外在的社会建构是这些风险出现的原因,因此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够有效减少风险出现的几率,控制风险导致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唯科学论"与"唯生态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自然理念。埃伦费尔德对"唯科学论"的"力量假设"和"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假设"的证伪以及在此理论批判基础上提出的自然保护方案,虽然不能完全归结为"唯生态论"的,但其"埃伦费尔德定律"和对"人类自我中心主义"的全盘否定以及苍白无力的生活哲学,却总使这一自然保护方案流露出浓厚的生态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法学方法论发展了哲学诠释学的相对主义观点,与科学主义法学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动摇了法治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在后现代法学方法论中,存在着反基础主义、解构主义、新实用主义等几种主要的法律思维形式,它们对法律知识的客观有效性持怀疑的态度,否认法律体系中存在着一以贯之的普遍性标准,也不承认法律可以从某些超越性的道德价值中推导出来,而将法律看作是政治权力角力后的结果,法律的阐释者正是政治权力的体现者。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若干教育理念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威主义、功利主义、精英主义和科学主义是长期以来存留在当今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教育理念,权威主义以教育为绝对权威,并对教育内容进行神化,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最大障碍;以眼前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虽然能带来教育表面的繁荣,但却是对教育真正内涵的阉割;仅仅关注极少数“英才”教育的精英主义教育理念,其实是古代圣人统治说在今天的体现,它不仅有悖于教育民主化的世界潮流,而且也有碍于国家的发展;具有科学万能论色彩的科学主义本身便是违反科学的,而它造成的怀疑精神的缺失则是这种教育理念在教育方面造成的最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究潘光旦人文教育思想。潘光旦指出,农业文明下传统教育极具人文性,从社会功能上看可谓齐家教育,其潜功能在于囿于家而抑制个人、社会与国家。清末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激发的教育现代化过于科学主义倾向,它以服务于城市生活为目的,在教育宗旨上凸显个人,抛弃齐家而承载着启蒙个人与救国使命,社会后果上表现出离土化趋势,造成家庭教育、乡土教育一路弱化乃至缺失,以至青少年情感皈依淡化,家庭与社区归属感弱化,同时,源于基层的人才一再流向城市,加剧城乡失衡,故而教育宜重构务本之路,在物与人,个人、社区与国家等关系上寻求执两用中,本末兼顾,从而实现受教育者的品格,客观上实现社会秩序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