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西方人权思想家对于人权为谁拥有、人为何拥有人权、谁来认可或保障人权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而青年马克思在批判近代西方人权观的基础上用共产主义理论超越了近代西方人权理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 ,加以改造创新 ,形成了毛泽东群众路线的观点 ,毛泽东在扬弃和超越中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哲学要回归现实生活,这是当今时代的现实要求。但是,哲学回归现实生活,并不是与现实生活沆鲨一汽,而是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超越现实生活,这才是哲学的真正使命所在。操学是对生活的理论化观照,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阿谀。同化于现实的哲学,也许可以暂时置身于哲学之列,但终归没有生命力。只有超拔于现实,哲学才能成其为哲学。真正的哲学,正是在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中保持着它与现实生活最真实最紧密的联系的。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的社会生活跨越国界,国家权力出现某些失效.国家的一些权力向跨国公司、金融集团和跨国组织转移.传统的国家观在全球化中需要调整和转型.全球化中的国家权力一方面具有深厚的存在依据,另一方面也要在权力的范围和行使方式上受到限制.国家权力需要依照民族的利益在保留和限制之间作出平衡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和谐社会观作为科学的、全面的社会发展学说,关注的正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诸种因素的综合而协调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儒家和谐治理观对历史中国和现代东亚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可以为当今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由于其存在着以伦理为中轴、制度性资源太少的根本性缺陷,不能作为解决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的现成方案。欲实现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必须扬弃和超越儒家和谐治理观,走出重“政治人”建设轻政治制度建设的历史误区,开辟一条靠制度执政、靠制度治国的新路。制度建设和创新的核心是民主与法治,其中又以党和政府的制度改革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本文分析了新闻专业主义建构与消解的过程,批判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思想,探讨了在中国进行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实践的可能性,对超越新闻专业主义的新闻理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向城市的大量涌入给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带来了巨:赶的冲击和挑战,与此同时,传统“农民”的内涵悄然发生着改变。这构成了“农民”理论创新与社会政策体系重构的宏观历史背景。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是伴随着农民实现非农化转移,实现身份和职业上的转变,即通过农民向市民转变的市民化进程来实现的,这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进程,同时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赵瑞芳 《思想战线》2005,31(4):22-25
2005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任何纪念活动都不仅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的辉煌,而是为了新的发展,为了超越。纪念郑和既要看他的历史功绩,弘扬其民族精神,更应扩宽眼界,分析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海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原因,从中汲取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超越之路     
哲学的最高境界既是“奥秘的”,又是“公开的”.哲学要求超越有限以达到无限.无限性使一般常识的观点感到“奥秘”,但这种超越不能丝毫脱离有限,所以哲学又是可以通过有限者的努力而学习到的.超越不是悠闲自在,更不是脱离红尘,超越之路就是在现实的有限事物中忍受并进而战胜各种对立面的过程.超越之路是艰苦的,需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勇气.人们在超越有限的道路上必将战胜“霸权”意识而进入“万物一体”的高远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