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老郑其人     
肖恒东 《工友》2015,(4):56
郑某,男,52岁,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某乡机关退养干部,括号副科级。出示这一简历,也许你会觉得多余,其实未必尽然。老郑这姓,实属好姓,不亚于12属相之首的鼠。倘得一官半职,必呼"郑某长"无疑。然老郑一生官运平平。在乡机关一直都干办公室工作,专为人作嫁衣,像走马灯似任过机关各办主任,但大都带个"副"字。其实,老郑自己并不在意这个"副"字。他常同人聊天打趣地恭维自己的祖先给占了个好姓,无论他主任职位怎么"副",人家还得称他"郑  相似文献   
2.
正家风,从小的方面来看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从大的方面理解,它不仅是我们修身持家的根本,更是治国施政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治家的内容,比如"莫以善小而不为",是提倡家庭要"积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人看到了艰苦奋斗的追求。这些朴实的治家箴言既折射了对真善美  相似文献   
3.
<正>山东省惠民县皂户李镇的河南张村,因地处县城西南约15里的沙河南岸而得名。河南张,村子不大却人气很旺,因为这个村做的"泥娃娃"独具特色,不但在本地有名,还漂洋过海到了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地,所以人们更习惯称为"娃娃张"。关于泥娃娃的来历,有两个传说。相传村里过去有位中年妇女,一直未育,备受婆家冷落和白眼。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相似文献   
4.
余金山 《今日浙江》2014,(11):57-57
正破石村隶属衢州市衢江区西南部的湖南镇,1000多年前祖辈就在这里沿乌溪江繁衍生息,十分兴盛,光进士、举人、贡士、七品以上官员就有百余位。如今的破石村,依旧兴盛,尤其是2010年村规模调整,鲍家山、东仓、东仓口和破石四村合一,42个自然村,2980多人,38.8平方公里,水岸线就有  相似文献   
5.
正中央派专员巡视反腐,古已有之,各朝制度也各具特色,其中较为严密完备的是明代巡按御史制度。巡按御史制度对保证明前期地方吏治的清明,维护中央集权和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延至明中后期,这一制度却在发展中走向了一条从膨胀到败坏的不归之路,巡按御史的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监察作用几乎失效。明代巡按御史制度从盛到衰的过程发人深思,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的特点明代巡按御史制度的确立,吸取了历史上特别是汉代的经验,效法其"以小制大、以卑临尊"的监察体制,以七品御史纠劾地方所有官员,包括位居二、三品的三  相似文献   
6.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式的大官巨贪,经常创造贪腐史上的新纪录。不过,俗话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小官小吏也能大贪巨贪,其贪腐的数额与其职位之悬殊,也让人惊诧不已。我们抽取嘉庆十四年的几个小官贪腐的案子,来看看这"小官巨贪"有多厉害。古代所谓"小官",大抵指七品及以下的芝麻官,而最低级的是吏员,一般是干满五年,成绩优秀者...  相似文献   
7.
8.
虫埠轶事     
王沛盛  匙明建 《春秋》2014,(2):53-53
正虫埠村位于昌邑城北5公里处。村子依埠傍水,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在清朝,虫埠先后走出近20位武进士和80余位七品以上官员。抗日战争时期,9名青年光荣牺牲,出现过一门四英等战斗英雄。新中国成立后,又走出了导演傅超武、演员傅艺伟等20多名优秀人才。虫埠虽村子不大,但古今名人众多,被誉为昌邑  相似文献   
9.
胡新民 《当代广西》2014,(17):63-63
正巡按御史这个官职,最早是由隋朝设置的,在明清两代,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制度化设置。巡按御史是御史的一种,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均设有监察机关即都察院(类似今天的中纪委或监察部),都察院下面设御史(也称监察御史)。巡按御史的官级虽然只是正七品(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正职县长),但其权力还是非常大的。据《明史》记载:"而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