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茂 《廉政瞭望》2013,(10):21-23
历史学者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曾发出如此一个疑问,作为清官模范的海瑞,行为古怪,开罪众人甚至皇帝,为何能顺利做官,直到死去?作为当时的“先进人物”,“海瑞从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然而,他是必要的,是体制的产物,作为“软规范”和调和剂的合体。体制有什么样的需求,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凝聚力,我们就要产生什么样的先进人物。哲学家弗洛姆说,“每一个时代模范,都是意识形态的形状,他们要说的话,就是体制的话。”先进人物作为一种符号,流变至今,还可以看到时代风物的印记,无论是社会的变革、战争的激情、经济的发展还是文化的风霜,都可辨析。  相似文献   
2.
郦波 《政府法制》2012,(36):28-29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之后,万历皇帝的老师张居正成为了大明王朝新一任内阁首辅大臣。刚刚上任不久的张居正,便对跟他年龄相仿的李太后,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心,而李太后对张居正奇怪的百依百顺,更是让民间对于张居正与李太后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他们之间究竟有没有过不可言说的暖昧关系呢?  相似文献   
3.
老六月雪 《党课》2012,(4):105-109
利玛窦,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中国传教。其名按音译应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  相似文献   
4.
徐丹 《当代韩国》2021,(2):115-127
游击将军许国威率领福兵,于万历二十六年二月入朝参战,是万历朝鲜战争第二阶段东征明军的水师骨干力量.在朝鲜期间,许国威坚定支持面临弹劾的明军统帅杨镐,通过促使朝鲜上书陈情、联合明军将领上书等行动,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许国威将俞大猷系军队的军事技战术介绍到朝鲜,又将大量朝鲜文籍带回中国,推动了中朝的文化交流.朝鲜后期士人认为许国威是高丽士人金澍后裔的看法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相似文献   
5.
灵璧中学     
安徽省灵璧中学是灵璧县办学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所省级示范中学,其前身为明朝万历年间的正学书院。目前学校占地200余亩,教职工400余人,高级教师156人,特级教师1人,其中2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8名教师被评为  相似文献   
6.
朱浩云 《检察风云》2012,(15):86-88
鼻烟壶是舶来品论及鼻烟壶的历史,鼻烟壶属于舶来品,它起源于美洲印第安,后被欧洲的旅行家发现带回欧洲,并很快在欧洲大陆流行。传至法国的宫廷,一度把吸闻鼻烟壶当成一种时尚。据有关专家考证,明朝晚期,意大利人利玛窦将鼻烟装于玻璃容器,进献给万历皇帝。鼻烟传入中国后,多种鼻烟盛具诞生在国人手中。存世遗物中,顺治程荣章所造铜雕云龙鼻烟,  相似文献   
7.
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明万历年间曾是南方向北京运送江米的集散地。清康熙年间,俄国在东江米巷玉河桥西建了座俄罗斯馆,作为接待俄国使节和来往商人的落脚之处。日后这里成为使馆区便滥觞于此。  相似文献   
8.
聂作平 《同舟共进》2010,(10):68-69
从画像上看,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体形偏瘦,精神矍铄,符合他劳动人民出身的本色。但自从朱元璋登上皇位,朱家的基因就在养尊处优中发生了巨变:后代里每多肥胖之人。其中最肥胖的有三:一是朱元璋之孙明仁宗朱高炽,另两个是福王朱常洵和他的儿子朱由崧。这里重点说一说福王。  相似文献   
9.
“表面的安宁永远是虚幻的。”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不简单。黄仁宇就属于这种不简单的人,他是《万历十五年》一书的作者。他站得高,所以看得清楚。  相似文献   
10.
“抚台的侄子” 明代万历年间,苏州城里有个徽商,与叔叔争夺坟地,争讼了好几年也没有结果。为了尽早结案,就想走通抚台的后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