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55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各国政治   617篇
工人农民   340篇
世界政治   20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31篇
法律   3397篇
中国共产党   15956篇
中国政治   16308篇
政治理论   4096篇
综合类   4036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534篇
  2022年   835篇
  2021年   777篇
  2020年   618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634篇
  2015年   1138篇
  2014年   3956篇
  2013年   3674篇
  2012年   4526篇
  2011年   5068篇
  2010年   4401篇
  2009年   4328篇
  2008年   4467篇
  2007年   2881篇
  2006年   2734篇
  2005年   1974篇
  2004年   1119篇
  2003年   789篇
  2002年   1192篇
  2001年   1185篇
  2000年   767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杨振 《理论学刊》2020,(2):83-9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世界经济结构性难题的中国方案。其历史逻辑是:国际金融危机后,需求侧为着力点的宏观调控面临新挑战,制约经济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向供给侧,实际与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生历史性变化,宏观调控因而需以供给侧为重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学理逻辑是:立足需求侧的总量平衡政策难以有效解决经济重大结构性失衡,准确的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是实现结构平衡的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经济结构的做法与供给学派存在本质区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逻辑在于:以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办法打通制度梗阻,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供准确制度激励,同时以完善和保护产权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3.
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扶贫政策实践,显示出浙江善于在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争取发展经济的新优势,善于创造各种机制激发扶贫对象自身的减贫动力和创造力,善于强化民生保障以追求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善于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不断优化和创新扶贫方式。这些实践背后的演进逻辑就是从解决贫困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入手,增强困难群众的人力资本以提高其可持续脱贫能力,鼓励社会主体参与扶贫开发,并通过技术创新和精准治理提升扶贫工具的政策效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原理,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推进建设和实施改革过程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含义,是要求我们用政治工作保证党的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保证我们的事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则是它作为生命线的  相似文献   
6.
经过中国共产党两代领导集体的艰难探索,终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和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崭新思想。这就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创新的突破口。探索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谭进谦 《北京观察》2006,(11):30-31
目前,北京的人行过街天桥数量很多,形式各异,在长安街等不宜建天桥的地方还建成了一批地下人行通道,方便了城市交通,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尤其是举办一届成功的世界残疾人奥运会的需要。比如,我在新建成不久的西四环路上,连续走了五座人行过街天桥,发现没有一座是为方便残疾人设计的,也就是说,没有一座可以坐轮椅通过。再看看已经成为城市主干道的三环路上的人行过街天桥现状:据不完全统计,在44公里长的这条环路上,现有过街天桥58座,过街地下通道11条。仅以这58座过街天桥为例,其中老式,即不能坐轮椅通过的,有25座,占全部过街天桥…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使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拓展,已成为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意识的多样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坚持辩证性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就成为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本刊邀请河北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韩振峰教授就此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又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