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岑燮钧 《各界》2011,(12):44-46
元善见大概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做皇帝,因为他的父亲只是北魏的一个亲王而已。可是,偏偏这样的好事落在了他的头上。那一年,他只有11岁。11岁,本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可是,做了皇帝,大概再要无忧无虑就难了。谁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度过青春期的。  相似文献   
2.
韦琦辉 《前沿》2010,(16):133-135
关于高澄遇刺,史书记载是一次意外事故,但何德章先生等却认为这是一场由高澄的弟弟高洋组织的有预谋的政变。高澄之死肯定不是一场意外事故,而是一场有预谋的刺杀事件,但是各种资料表明高洋并不是背后的主谋。结合动机和条件两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侯景策划这次事件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3.
杨树民 《各界》2010,(4):2-2
高欢是北魏、东魏的权臣,也是北齐政权的奠基者,史载,他足智多谋、善于玩弄权术,精通权宜之计。《资治通鉴》里有一段他反对贪污的言论,颇可看出其心计。  相似文献   
4.
易徽 《政府法制》2014,(22):46-47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王朝之一,公元550年由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城,史称北齐。因皇室姓高,又称高齐。公元577年被北周消灭,共享国二十八年。北齐是一个地方性政权,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占有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  相似文献   
5.
宋燕 《各界》2013,(10):2-3
北魏时,国家内乱,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两个.东魏的权臣高欢任丞相,封渤海王.和曹操类似,他主持着国内很多重要工作,还要经常带兵出征.出征期间,家里就由他的妻子娄昭君和世子高澄主持.世子高澄,当时十四岁.在他不在家期间,高澄和他的一个妾郑氏发生了关系.这种有违伦理而又有违道德的事情,激发了家里一个婢女的义愤.  相似文献   
6.
东魏《穆良墓志》详细记载了志主一生官职的迁转情况,在众多北朝墓志中,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加之志主穆良一生仕历并不十分显贵,主要迁转都集中在中低等职官上,而这一部份通常为正史及其他墓志所忽略。结合正史分析后,能够看到一份完整的中古官员宦历。由此,可以为北魏末至东魏这一时期的职官分类、普泛、考课等问题,为制度史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产生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顾乃武  潘艳蕊 《前沿》2011,(20):174-176
北朝之东魏、北齐定都于邺,引起邺地的政治、文化环境的变迁,加以其地富庶的经济背景,邺地墓志文学在数量、骈句的使用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都形成了相对于北魏、南朝墓志文学的优势,并对后世墓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墓志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