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燕燕 《民主》2012,(3):48-49
“石家庄丝弦”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太行山麓.扎根在冀中平原,是石家庄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戏。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作为较古老的戏曲剧种.“石家庄丝弦”经历了几度辉煌。也曾几陷低谷.尤其是在戏曲市场低迷的当代,丝弦也与其它剧种一样,经历着时代的考验。2006年.“石家庄丝弦”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2.
国琳 《学习导报》2013,(9):47-49
《楚辞章句》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沅湘之间”,指的就是常德,一座停靠在长江中游洞庭湖尾闻,史称“西楚唇齿”的音律之乡。特别是自宋元以来,常德城内各地商贾云集,随同而来的江浙乐师、歌女等也往返于沅江澧水之间,他们带来的时令小曲在滨湖地区逐渐流传。其中常德丝弦就是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和最为繁盛的一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涂宏伟 《传承》2009,(17):48-50
清风牵动的早晨,当一轮红日染满汉江的时候,位于汉江河边的老河口滨江公园,一支古色古韵的"丝弦乐队"正在演奏着一首首古朴典雅的丝弦乐曲,悠悠的琴声引来路人驻足观看……这个乐队演奏的曲牌,就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河口丝弦"。提到"老河口丝弦",人们不得不想到它的传承人,余家冰——一个丝弦苦旅人。  相似文献   
4.
民间文艺是前辈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鲜活的生命力、鲜明的地方性,也是一个地方文明积淀的"活化石"。一、溧阳民间文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5.
锦瑟     
  相似文献   
6.
《万花小曲》和《丝弦小曲》是目前所见清代最早的两种小曲集,收录对象在沿袭和改编明代小曲的基础上又有新变。《西调》和《边关调》首见于清初。《西调》原是明末山西、陕西地区流行的小曲,其声调凄楚哀感,适宜表现悲情内容,传至中原遂成为清前中期的流行曲调而广泛传唱于大江南北。《边关调》亦当兴起于明末,或发源于东北,原先以表现悲感哀吟的题材为主,至清代则演化出悲感哀吟、插科打诨、雄迈悲壮等不同风格,而又以儿女之私、靡靡之音为主。  相似文献   
7.
常德丝弦戏,是由曲艺品种常德丝弦发展而来的地方戏曲新剧种。  相似文献   
8.
吃过了吗?吃过了。恁可吃了?俺也吃过了。这是家乡父老乡亲见面时免不了的问候。若是一帮老少爷们,问候过后,会麻利地从腰间掏出旱烟袋抽上一袋,然后亲亲热热地说桑道麻。赶上是姊妹行,抑或刚过门的新媳妇,她们则会手拉着手,互相夸奖对方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