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2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09篇
中国共产党   190篇
中国政治   341篇
政治理论   92篇
综合类   1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题式教学方式通过议题确立、情境创设、任务搭建等环节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科学合理地使用议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成、理解学科知识。但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精准把握也会陷入教学误区。议题式教学课堂实践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走出议题式教学误区,需要实现课堂教学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3.
2005年8月31日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该版纸币对1999年版的印制工艺和防伪技术进行改进和提高。本文作者以2005年版100元纸币为例,比较分析2005年版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币在纸张、油墨、制版印刷三方面调整、增加和取消的防伪特征。  相似文献   
4.
曹连观 《金陵法律评论》2006,42(2):121-126,149
文艺有着深刻的伦理学内涵,优秀的文艺作品的道德意义就在于它是人性的敞亮与主体性的高扬。缺乏伦理学的视野,就无法全面把握文艺的本真特质。文艺作品不同于道德教科书,文艺所传达的不应是抽象的直白的信条,而应该是活的生活———经过作家审美创造的生活。但文艺毕竟不是超人类的存在,文艺展示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提供测试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光谱,文艺家的主观命意、文艺作品的客观意蕴以及受众的解读与再创造,本身就是一定价值的自觉选择和自然涵纳。伦理道德在文艺作品中必须是符合审美要求的存在,明晰的个性化(典型化)与生动的感性化,是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5.
6.
个性化培训理念是近年来干部教育培训研究的热点,对于分析干部培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高干部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切实回答学员的实际问题,实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规模化教育过程中实现个性化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哈佛、耶鲁等美国高校在本科课程设置与培养制度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通过课程的自由选择与组合,学生形成各不相同的知识结构与创新意识,并且提供制度路径来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和设计新的课程与未知专业;融入人性化与人文关怀,注重个性化与多元文化的感悟和体验。各高校直接面向市场与社会,其竞争与不拘一格使美国的多元化教育与创新性人才更呈现千姿百态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首先 ,要破除、摒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错误理解 ,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 ;其次 ,要立足当代科学和实践 ,进行哲学创造 ,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后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应从全球化着眼 ,注重民族化和个性化。  相似文献   
9.
律师的时尚     
章靖忠 《法治研究》2006,(10):27-27
时尚是什么?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笔者以为,时尚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时尚不是对物质财富的肤浅盲从,不是简单地追求个性化的消费,更不是奢侈。时尚是一种感性与理性交会相融的文化潮,是文化上、精神上的时尚,更多的时候,代表着生动而丰富的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体现个性化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之一。要着重探讨凸显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新特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会各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