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505篇
中国共产党   956篇
中国政治   1078篇
政治理论   462篇
综合类   7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84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9年5月,南非进行了国民议会和省级立法机构选举,执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非国大)赢得胜利,非国大主席、现任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成功连任。在南非新内阁中拉马福萨地位稳固,施政羁绊减弱,使其坚持的治理腐败、国企改革、吸引外资、精简机构、土地改革等政策主张得以延续。未来5年,拉马福萨政府将聚焦社会经济变革,力图重振南非经济,但面临着如何巩固非国大执政地位、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推动国企和土地改革、管理外来移民等方面的挑战。拉马福萨执政总体上有利于中南两国经贸合作的开展,南非仍是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支柱性国家。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1,(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意蕴,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鲜明特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既包含了厚植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的价值底蕴,又凸显了符合人民利益和意志诉求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评判党的政策思路和执政行为是否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对于在新时代党的治国理政诸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议题式教学方式通过议题确立、情境创设、任务搭建等环节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科学合理地使用议题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生成、理解学科知识。但再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能精准把握也会陷入教学误区。议题式教学课堂实践中遇到一些实际问题,走出议题式教学误区,需要实现课堂教学个性化。  相似文献   
4.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使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拓展,已成为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意识的多样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坚持辩证性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一系列辩证关系,就成为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本刊邀请河北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韩振峰教授就此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应当以怎样的历史价值取向认识和推动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走过了27个年头,取得的成果举世瞩目。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在改革进程中多种深层次矛盾的出现,以何种历史价值标准评价已经发生的改革,要不要继续改革,以怎样的历史价值观推动改革,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改革必须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大势,以辩证的思维观察分析问题。评价改革必须坚持制度性标准、发展性标准和利益性标准的有机统一,以科学发展的历史价值取向积极把改革推向前进。当前,人们之所以在改革的价值取向上存有一些疑虑,甚至产生一些争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在促进发展和提高效率的同时,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目标受到冲击而使一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深化改革必须注重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7.
8.
特点一:“计划”改称“规划”虽然我国在1992年开始了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但这一市场取向的改革是一个增量渐进的过程。在2000年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以前,资源配置仍然带有相当大的计划经济的特点,行政命令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我们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下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 ,是指检察机关在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 ,将公诉案件证据移送法院审查的制度。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范围的大小 ,关系到法官是否“先入为主” ,关系到被告人辩护权能否真正落实 ,对程序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法官“先入为主” ,保障诉讼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缩小了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的范围 ,将原来的全案证据移送改为主要证据移送。但是 ,几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 ,我国新刑诉法所确立的主要证据移送制度还存在程序不公的现象 ,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国外公诉案件证…  相似文献   
10.
曹连观 《金陵法律评论》2006,42(2):121-126,149
文艺有着深刻的伦理学内涵,优秀的文艺作品的道德意义就在于它是人性的敞亮与主体性的高扬。缺乏伦理学的视野,就无法全面把握文艺的本真特质。文艺作品不同于道德教科书,文艺所传达的不应是抽象的直白的信条,而应该是活的生活———经过作家审美创造的生活。但文艺毕竟不是超人类的存在,文艺展示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提供测试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光谱,文艺家的主观命意、文艺作品的客观意蕴以及受众的解读与再创造,本身就是一定价值的自觉选择和自然涵纳。伦理道德在文艺作品中必须是符合审美要求的存在,明晰的个性化(典型化)与生动的感性化,是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