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旧唐书·文本传》记载,唐人岑文本被皇上任命为中书令,回家后,却一脸忧色。他的母亲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如此不高兴,他说:“我并没有为国家做多少贡献,却受到如此重用,责任重大,怎么不忧惧呢?”亲朋好友前来恭贺他,并劝他可趁此机会多置些产业,他却叹息道:“我原本是南方的一介平民,以前仅当过一任县令,靠文墨官至中书,无汗马功劳,已使我感到很是危惧,且眼下俸禄已经很多了,还谈什么再营造产业呢?”言毕,所有人无不都感慨而退。中书令在封建王朝是个位高权重的官,朝廷颁布的所有诏令,均由其草定,按理说,能得此要职,是件大喜事。但岑文…  相似文献   
2.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中记载:唐朝的岑文本因学识广博、谈吐文雅、善于写得一手好文章而深得唐太宗赏识,后被封为中书令(朝廷所有诏令均由其草定)。他回家后不但不高兴,反而  相似文献   
3.
王子衿 《政府法制》2014,(23):22-22
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司徒中书令韩弘因病去世,其予也已亡故,家中只剩年幼的孙子。穆宗担心韩家的财产被下人们盗取,就派官员去清点其财物,以便交给族中的长者代管。不料,官员在清点时,意外发现了一份重要的礼单。  相似文献   
4.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境内,坐落在城南洨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又称安济桥),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元595-605年)。据唐中书令张嘉贞《安济桥铭》记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距今已有近1400年历史,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桥,对世界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汪金友 《前线》2012,(2):54-54
近日读史,看到几则故事,将它们串联在一起,脑海便浮现出“保持纯洁”这几个字来。 几则故事为: 公元前96年,汉武帝大赦天下,50岁的司马迁被释放出狱,又当了中书令,他家的门庭也再度热闹起来。有一天,大将军李广利派人送来一件礼物。司马迁的女儿打开一看,是一对价值连城的玉璧。她不禁惊呼起来:“哎呀,这可是稀世珍宝!”司马迁看了一眼后说:“白璧无瑕,果然精美。但人何尝不是如此?如果收下这个礼物,我就有了一个污点,再也不能白璧无瑕了。还是包好,让来人带回去吧。”  相似文献   
6.
一般人在前进的征途中获得官位,都会认为是事业取得成就的体现,是仕途获得成功的标志,无疑令人兴奋和激励,值得可喜可贺。然而,中国古代有一位高官却恰恰相反,他不是得官而喜,而是得官而忧。  相似文献   
7.
闻暄 《新湘评论》2011,(8):13-15
学吴融办文唐昭宗继位不久,即任命韦昭度为中书令,兼任西川行营招讨使。新科进士、诗人吴融被韦昭度聘为掌书记(秘书)。吴融一出道就能到"使相"(宰相兼节度使或招讨使在当时被称为"使相”)手下做事,成为他的秘书,自然感到异常荣幸。  相似文献   
8.
詹伟明 《政府法制》2009,(11):23-23
唐朝的郭子仪担任中书令时,一直深得皇上的器重:他权倾天下而不被朝廷所猜忌,功劳盖世而不被君主怀疑,享尽了荣华富贵而不被君主所责怪,这在唐朝历史上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9.
郑连根 《现代领导》2009,(12):41-41
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和手下的一批名臣创建了一个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系统。初唐时期的官场很讲正气.官员大都比较清廉。魏征死的时候家无余财——他把所得的赏赐全用于赈济灾民了。中书令岑文本住的房子又小又湿,家里同样清贫。有人劝他经营一点产业,他却说,我没有什么功劳,仅仅因为能写文章就当了这么大的官,这已经很让我担心了,  相似文献   
10.
詹伟明 《党政论坛》2009,(22):60-60
唐朝的郭子仪担任中书令时,一直深得皇上的器重:他权倾天下而不被朝廷所猜忌,功劳盖世而不被君主怀疑,享尽了荣华富贵而不被君主所责怪,这在唐朝历史上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