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8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国林 《党史博采》2007,(11):38-41
<正>第二个"临时中央"始末因政治局成员太少而诞生1931年9月中旬,党史上的第二个临时中央在上海诞生。其原因是在上海的政治局成员远远不足半数,按照党章规定,政治局已不能行使其职  相似文献   
2.
谈乐炎 《小康》2012,(6):106-109
1962年初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以其七千人的空前规模载入史册。这个会议为什么要扩大到七千人?为什么要开27天的时间?中央领导层对会议的设想和引导经历了哪些变化?七千人大会的缘由和经过又对后人有怎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1961年1月,在党的八届九中全会以及此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多次发表讲话,要求全党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他希望与会者回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一切从实际出发。随后,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省、市、区党委致信,并附上1930年毛泽东写的《关于调查工作》(即《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要求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联系实际认真学习。信中指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领导  相似文献   
4.
闽赣根据地内的中央主力红军最早关于创建红7军团的文献资料,出现在中共闽赣省委的文件里,即在1933年5月25日《中共闽赣省委目前的政治形势与建黎泰党的任务》中指出的:"为着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建黎泰党必须深入土地斗争,深入政治宣传鼓动,动员群众,在优待红军家属的基础上去努力扩大主力红军,消灭逃兵现象,完成闽赣省创造七军团的任  相似文献   
5.
《时代主人》2012,(12):24
"书记"成为最高领导的称谓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人员少,事务少,所以中央只设了由3人组成的中央局,负责人称为"书记"。众所周知,"书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文书、秘书。为什么会选择最小的官职作为党的各级负责人乃至党中央的最高领导人的职务称谓呢?这是中国共产党表示彻底与旧社会决裂和为人民谋利益这种决心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位于延安城南花石崖砭,是西北局1942年9月至1947年3月的办公地。1937年5月15日,中共陕甘宁特区委员会(后改为陕甘宁边区党委)正式成立。1941年5月13日,中央决定将1939年初成立的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  相似文献   
7.
《党史纵览》2007,(10):52-56
第一至四届中央委员会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在上海领导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在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  相似文献   
8.
王美芝 《党史文汇》2014,(10):41-42
正1933年,在中央苏区,少共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间,突然为了一件失实的新闻报道,发生了尖锐的冲突,《青年实话》在本刊上对《红色中华》进行激烈攻击,中共中央宣传部不得不发文进行干预和批评。事情的起因是:1933年12月11日出版的第134期《红色中华》,第三版在《开展广泛的反贪污斗争!肃清一切苏维埃的蟊贼!》总标题下,刊登了配有漫画的批评报道《郑茂  相似文献   
9.
正1946年2月9日一大清早,时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常委、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的滕代远,率领副官、参谋、译电员和警卫人员等20多人,从河北武安县乘坐美军派出的道格拉斯C—47型运输机飞抵北平,参加由国、共、美三方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妄图霸占人民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竭力施展反革命的两手。一方面,他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  相似文献   
10.
1950年10月,当五星红旗升起并飘扬在新中国大地上仅仅一周年的时候,开国元勋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这五大书记中最年轻的任弼时却英年早逝!日月失色,草木含悲。中共中央评价他在短短46个春秋中,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和组织家之一","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之一",因而"受到了全党、全军的热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共领导人都为他的逝世题词。叶剑英更是形象地礼赞他是"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漫长的艰苦的道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今年是任弼时诞辰110周年。本刊特约请本刊特约撰稿人、曾参与撰写《任弼时年谱》《任弼时传》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副巡视员宋毅军,陆续推出系列文章,追忆任弼时的革命生涯。本刊第一、第二期将先后刊发文章,专写任弼时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走过的峥嵘岁月,以纪念这位党和人民的"骆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