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对大学组织契约制度和大学技术设备招标采购中“串谋行为”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组织“串谋行为”制度经济学的特征,由此提出治理大学组织“串谋行为”需要在规范程序、监督体系、专家系统、惩治措施和道德与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策略性防范。  相似文献   
2.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2,(45):36-37
1.刀光“奸”影乱港黑手终于认罪!壹传媒及苹果日报6名高层及编采人员,被指与黎智英涉违反香港地区国安法,被控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罪,6被告承认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专家额外警醒,去年10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曾透露要成立“中国任务中心”,以应对所谓“中国威胁”,还大肆招募懂中文的特工,希望特工掌握普通话、粤语、上海话、客家话等,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  相似文献   
3.
组织中的非正式行为问题--串谋行为和权力滥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卫国  罗军  吴丙山 《探索》2005,51(1):80-84
组织中的非正式行为极大地影响着组织的绩效和社会的效率,而标准的委托代理理论范式,却忽视了对组织中的非正式行为的研究。本文借鉴一个拥有监督机制的三层结构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组织中监督者与代理人之间的串谋与权力滥用两种典型的非正式行为。经过分析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委托人可以在不造成福利损失的情况下防范串谋发生,然而为了防范权力滥用,委托人就不得不付出一定的代。当串谋与权力滥用都可能发生时,委托人防范串谋的机制失效;同时我们还得到一个额外的结果,权力滥用是导致契约的不完全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漫漫谈     
崔泓 《新民周刊》2022,(32):58-59
<正>1.过街“独”鼠6名“港独”组织成员近日在香港特区区域法院承认“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香港警方国安处于2021年拘捕“港独”组织成员,警方指他们涉嫌宣扬颠覆国家思想,控以一项串谋煽动他人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