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7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北京观察》2015,(1):58-61
<正>玄墨染青史,霜毫写春秋。京津冀三地书画艺术源远流长,文脉不息。借尺幅天地,放万里胸襟,以人类智慧与美的力量共同描绘中国梦,寄寓中国情,振奋中国心。京津冀山水相连,相伴相依。京津冀三地政协友谊深远,合作广泛。新的历史时期,共同承担着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的使命与责任。举办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京津冀三地委员、馆员及所团结联系的书画艺术界人士创作的精品力作,加强书画艺术交流,深化联谊合作,促进文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书画界久有"丹青翰墨同出一源"之说,但书坛画苑可称"书、画、印俱佳"者却不多见。天津女书画篆刻家孟昭丽"书画金石皆敦情",以其融汇了汉隶、汉简、秦篆笔意的书法,透动着疏朗、明快、清纯气息的国画,充盈着健毅、古朴和时代风采的篆刻及瓷刻作品,在华夏书画篆刻界引起人们的关注。丹青著意,金石注情。孟昭丽女士所走过的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3.
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阿梅,自称梅花庵道人,入民国署清道人,谥号文洁。江西省临川县人。清末民初诗人、教育家、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李瑞清在书画界名声显赫,书法自称北宗,与曾熙的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他还是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恩师。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李瑞清中进士,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江宁提学使、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江苏布政使等职。  相似文献   
4.
朱树松 《春秋》2015,(1):46-47
三老者——张叔平先生、王大中先生、季浩东先生。三老是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济南的社会名流,更是当时书画界的佼佼者。张叔平,社会开明人士,善篆书;王大中,国民党起义高级将领,善石鼓文;季浩东,白石画法的传承者,国画家。我从小就喜欢与长者交往,人日"少年老成"。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末始,自幼生活在济南的我与三位老人便相交...  相似文献   
5.
<正>单永钦,1943年9月生于浙江温州,大学文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人研究会副会长,法国欧洲华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田书屋主人,杭州南北书画院副院长。2009年6月赴法国巴黎参加"第九届中欧文化艺术交流展",并获"杰出艺术家奖和艺术展金奖"。2009年获得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编撰建国60年中国书画界60位杰出人物之一。2010年4月赴东京第三届中日友好文化艺术交流展获得了"当代杰出艺术家"称号。2009年以来曾入编《中国书法十大名家》、《中华  相似文献   
6.
<正>《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晚年的杰作,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书画界将其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提并论。这幅长卷迷倒了无数人,但它也命运多舛。八旬翁成就传世名画黄公望是一个颇为传奇的人物,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做吏,50岁以后做道士。南宋灭亡后,文人的地位一落千丈。直到中年,黄公望才在浙西廉访司当了一名  相似文献   
7.
知识分子是国家和社会的精英.精英者,思想之精,品德之英,然后又学有所专,能沉下心来做事情,做学问,为社会之脊梁,公民之师范.区区津贴,念念不忘,也要挪做虚名,非知识精英之所为. 有一件事想了很久,不吐不快. 常见报刊上或会议上介绍某人时,或在名片上印头衔时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甚至追悼会上也不忘加这一条.这个“津贴”首施行于刚打倒“四人帮”后,改革之初.那时知识分子长期受压,待遇很低,生活拮据,于是为一部分精英人才发津贴,有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之意,后延续下来.不想这倒使一些人用来做了终身夸耀的资本.动不动就“我享受国务院津贴”(类似提法还有“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之类).事情虽小,却关价值观和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8.
王张鹏 《乡音》2013,(2):33-33
"政协是委员之家"。还是一年一度的政协全会,是全体委员回家团聚的时刻,这一刻,充满了浓浓的春意。委员们来自全省各地,显现出浓郁的地方特点。乡音难改,张口便知来者何方。唐山话转调拖腔,生动悦耳,女委员讲话更是宛如歌唱一般。承德委员个个都像播音员,操着纯正的普通话。邯郸委员说话常夹带古字古音,大概是传承了赵国遗韵罢。至于保定委员说新能源,秦皇岛委员谈旅游,廊坊委员讲对接京津,石家庄委员夸城市变化,常常是侃侃而谈,眉飞色舞,有道是"谁不说俺家乡好"嘛。  相似文献   
9.
<正>在长期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国历来就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光荣传统。灾难发生后,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广大人民群众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给受灾群众送上支持和关爱。在我国书画界,有一位倾心公益、热爱慈善的人,他在国家和人民危难之际总会挺身而出,献策献力,尽自己微薄之力,展现了艺术家扶危济困、传播公益良善的美德。这个人就是著名军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