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住进“劳动大学”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在北平西苑检阅部队后。乘坐汽车来到了香山的双清别墅居住。  相似文献   
2.
1947年5月的一天夜晚,福州中洲国民党福建省水警总队司令部灯火辉煌,如同白昼。司令部大门口两旁的哨兵荷枪鹤立。在强烈的灯光照耀下,哨兵的刺刀闪闪发光。而就在这戒备森严的省水警最高首脑指挥机关里,是夜发生了一起震撼全省的事件:该司  相似文献   
3.
南宁兵变精神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锤炼和升华,是党的优良传统的组成部分,是南宁宝贵而独具特色的丰碑。南宁兵变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诸如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人才为本的观念、抓住机遇的意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危机处理的胆略,等等,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前 《政府法制》2013,(20):37-37
五代十国后期,年轻的赵匡胤是个无业游民,他一心想干出一番事业。于是他辗转来到复州他老赵家的关系户王彦超处。王彦超时任复州防御使,与赵匡胤的父亲是同僚。论辈分赵匡胤该称呼王叫一声叔叔。当王知道赵匡胤想来谋个职位后,仔细审视了一番,发现赵匡胤不学无术根本入不了流,就给他十贯钱打发了事,赵匡胤当时蒙羞。后来,陈桥兵变,赵匡胤摇身一变成了大宋皇帝。  相似文献   
5.
一兵 《党史纵横》2000,(4):48-48
曹国安(1900—1937)吉林永吉人。原名于德俊。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入北平毓文学院学习。1930年毕业,曾去绥远国民党部队任参谋长,因策划兵变被监视,被迫潜回北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北平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冬回东北家乡组织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初打人伪军做兵运工作;4月下旬率迫击炮连起义,改编为红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任大队长;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三团政治委员。1934年11月任第一军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在辉发江南北坚持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春部队…  相似文献   
6.
孙士承 《各界》2011,(1):35-35
因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的高平之战和征伐南唐等的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他不仅加入了以密友赵匡胤为首的“义社”,为赵称帝暗中做了许多筹备工作,而且在陈桥兵变时指挥殿前司禁军进行策应,帮助兵变部队顺利回京,因此赵匡胤称帝后把他列在了六位“翊戴功臣”之首。  相似文献   
7.
孙士承 《政府法制》2010,(22):15-15
因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而留名青史的北宋名将石守信,曾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之一,在抗击北汉的高平之战和征伐南唐等众多战役中屡立功勋。他不仅加入了以密友赵匡胤为首的"义社",为赵称帝暗中做了许多筹备工作,而且在陈桥兵变时指挥殿前司禁军进行策应,帮助兵变部队顺利回京,因此赵匡胤称帝后把他列在六位"翊戴功臣"(即主要开国元勋)之首。  相似文献   
8.
罗日荣 《政府法制》2014,(14):12-12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登上九五之尊之位,赵普之功当推第一.赵匡胤坐上龙椅之后,虽然任命了范质、王薄、魏仁浦等一批前朝旧臣为宰相,但那也只是一个虚职,不过是为了稳定朝政罢了.  相似文献   
9.
股肱部下举棋不定 1936年12月12日凌晨3时.张学良在西安金家巷接到孙呜九从临潼打回的电话后,自知捉蒋兵谏已成事实。张学良意识到将面临的军事威胁:即南京政府在获悉蒋被捉的消息后.肯定派大批中央军西犯,而潼关则是保证“事变”是否成功的重要关隘。他这才明白事变前没对潼关进行军事部署是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10.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威逼年仅七岁的周恭帝禅位,后周符太后只得屈从。但由于行事仓促,在举行禅位大典时没来得及撰写禅位诏书,而这禅位诏书是万不能少的。在此关键时刻,翰林学士陶谷从怀中掏出一份事先拟就的禅位诏书从容递上,使得赵匡胤摆脱了一场尴尬。非但如此,其禅位诏书更是引经据典,妙笔生花,把逼宫篡位,述说成了周恭帝畏天命、顺天意、识大贤、法尧舜的竭诚之举。其中,对赵匡J膏L的歌功颂德,可谓极尽阿谀之能事,让人肉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