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华胥履迹而生伏羲"的故事是汉代天人感应的宗教氛围下,纬书中制造的五德—五帝神话体系的一部分。所谓"华胥",是基于五行思想和"履巨人迹"制造出来的,而"华胥履迹",则是"姜嫄履迹"的翻版。  相似文献   
2.
在《史记》中司马迁称黄帝是"法天则地,四圣遵序"的远古第一帝王,从此确立了黄帝至高无上的始祖地位和"史从黄帝始"的正统史观,得到了后世史家和炎黄了孙的广泛认同。但是早在司马迁为五帝立传之前,关于我国原始社会的帝王记载,在不同的古籍中有不同的记载,然而司马迁摒弃黄帝以前的帝王传说,果断的以黄帝为始。本文即从实地调查、树立典型、借古讽今、推崇道家、整理百家之言、维护大一统需要等方面探析以黄帝为始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公安部于今年2月8日发布了《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据调查我国目前在用的姓氏有6000多个,但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的统计,从古至今各民族使用的汉字姓氏多达2.4万多个,其中绝大多数姓氏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不少罕见有趣的姓氏保留下来。近年来,就有不少诸如“是”“叫”“老”等姓氏走进大众的视野。古代姓和氏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字。在古文献中一般认为,姓氏从上古时期就有之。《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夏本纪》又说,“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又分出了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等氏。  相似文献   
4.
亦明 《政府法制》2014,(26):78-79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着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相似文献   
5.
话说五帝     
帝为何物?关于他的传说亘古至今不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史记》)。《国语·晋语》中有这样的记载:“昔少典娶于有乔(原乔字是:左边一个“虫”旁,右边一个“乔”字,《汉语词典》不见此字,有些典籍用“乔”字代)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为成,炎帝以姜水为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相似文献   
6.
《湖北宣传》2007,(3):32-32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个朝代的创建者要着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朝代从此诞生。《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相似文献   
7.
田延峰 《前沿》2011,(6):144-147
秦的畤祭是以坛祭天。最初,秦祭祀白帝,希望白帝保佑秦国扩张土地。之所以如此,是秦有强烈的天命思想,畤祭又体现了地域性的因素,而白帝少暤和秦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秦以"方伯"自居,对周的祭天礼仪进行了一种改造。之后,受《山海经》中的四方神和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同时,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秦又祭祀青帝、黄帝、炎帝。祭祀青帝是希望青帝能够保佑秦国战胜晋国;对黄帝、炎帝的祭祀有昭示正统、融合文化的意义。在《吕氏春秋》中秦对天帝的祭祀被进一步整理成了系统的五帝说。秦五帝说有自己独特的渊源和发展脉络,也是阴阳五行学说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今日中国论坛》2008,(1):87-87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  相似文献   
9.
五帝本纪》作为史家绝唱之开篇,司马迁不仅表达了"五帝"开启中华历史之帷幕这一观点,更告诉了后人五帝是我们的华夏始祖,同时,他还深刻阐述了五帝的英雄作为借以丰满其完美形象。五帝时期虽然距今甚远,但以历史巨著来还原与探析历史之源的话题仍旧亘古不变。解读《史记·五帝本纪》,察微原著当中的细枝末节会发现太史公撰述时的诸多问题及这些问题背后他想表现的思想与意图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对当时的整个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从客观上讲,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皇帝制度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