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196篇
世界政治   1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6篇
法律   544篇
中国共产党   1275篇
中国政治   2625篇
政治理论   513篇
综合类   19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694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790篇
  2010年   746篇
  2009年   722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和职权配置,共精简内设机构896个,实现了专业化基础上的扁平化管理。”“85%以上的人力资源配置到办案岗位,一线办案力量较改革前增加18%,形成了以检察业务工作为重心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基层检察院检察官决定处理的案件占同期结案数的75%以上,全省检委会审议案件同比下降10.7%。”  相似文献   
4.
《陕西政报》2021,(7):42-44
各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2018年12月,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出台了《陕西省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陕人社发[2018]56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9]124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科学设置岗位。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发管理的公益性岗位,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按规定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主要包括城镇公益性岗位和乡村公益性岗位。  相似文献   
5.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敏 《理论探索》2003,(6):39-40
当前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着重显能轻潜能、重利益激励轻精神激励、重眼前使用轻长远发展等问题。开发人力资源要树立现代人力资源观 ,强化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科学配置人力资源 ,完善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人的理论,既是哲学问题,又是管理问题。对人性的科学认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依据。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哲学考察,分析企业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点、基本趋势和实践模式,提出实施人本管理应从民主管理、职工持股、非理性管理、情绪智商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入手。  相似文献   
7.
郭涛 《求贤》2006,(2):43-44
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已跻身世界钢管集团四强、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企业进出口500强。在公司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高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备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及各岗位工作技能的提升是决定企业扩张质量的关键。公司积极探索企业培训的新方法.为公可的持续性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也铸就了一支具有知难而进、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大无缝精神”和持续性学习能力的职工队伍。  相似文献   
8.
任鸿儒  丁勇 《前沿》2006,(1):55-57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中一个新分支。它主要研究组织中人力资源成本,价值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问题,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本文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内涵的界定、计量、核算和报告理论,为人力资源会计地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薪水、工作安全感和福利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许多跳槽员工谈及原因时说:“他们比这儿更看重我。因为我的重要性,他们给予我更多的好处。”  相似文献   
10.
拥有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人才流失最严重的企业类型之一——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并导致商业泄密现象和劳动争议增多,影响到了企业生产经营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国企吸纳和稳定人才的方法,寻找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的对策,正在成为相关主管部门和广大国有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