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京上台以来,对教育问题一直予以极大的关注,不仅坚持每年都在9月份开学的第一天视察学校,而且还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对俄罗斯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普京不止一次地提出:教育改革要有新的思路,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现实。经过几年的努力,俄罗斯教育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在逐步实现与市场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2.
人才外流一词首次出现在1958年,它是指英国学者和科学家移民美国这种现象,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力资源的国际转移,也就是熟练劳动力(如科学家、工程师、高级技术工人等)从一个国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后来该词汇主要指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到发达国家这种现象。1961—1972年期间发展中国家有30万熟练工人移居西方国家,1990年美国统计资料显示,  相似文献   
3.
4.
转型升级后重塑的农村党组织,有效破解了人才外流严重、“三留守”人员剧增、党组织空壳化边缘化等基层党建难题。  相似文献   
5.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和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我国高等教育才真正开启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回顾过去的30年,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变革和大发展。结合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世界宣言:展望与行动》,笔者从学术交流国际化、招生就业大众化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等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30年取得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人才外流、高校拖欠贷款、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制度以及规范民办大学等,为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市场竞争是人才竞争”。这个道理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在人才的观念、理论、开发、结构、体制等方面,我们仍然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问题。从全国看,大量人才外流是近十几年始终存在的问题。加入WT0后,我国又出现了第三次人才外流高峰。铁路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不但难以吸引到高素质人才,即便自己培养出一些可用之才,往往也会因本身落后的体制使之外流。  相似文献   
7.
《求贤》2013,(9):50-51
亚洲国家的人才回流近年有所增强,但总体来看。依然是人才外流大于人才回流。吸引更多人才回流,是不少亚洲国家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也决定着亚洲国家经济转型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杨雷 《学习月刊》2012,(11):23-24
人才外流通常指受过良好教育和专业训练的人才从一个国家、部门或地区迁移到另一个薪酬或生活条件更好的国家、部门或地区。这一现象可能由经济、政治、宗教或其他原因造成。在1990年至2000年期间.世界上的人才外流遵循一定的规律.主要是科研技术人才离开转型国家或边缘小国.进入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其中尤以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的人才外流现象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石油企业在人才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借鉴国外石油公司的人才方略有助于解决我国石油企业人才管理问题。我国石油企业人才管理需在解决人才外流问题、人才资源开发培训体系建设及营造人才成长环境等方面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10.
谢宁炬 《浙江人事》2007,(11):42-43
经过几年的努力。桐乡市的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到2006年底万人拥有人才数达到了824人。但人才资源的总体状况和人才外流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人才总量仍显不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仍未缓解,高层次人才所占比重依然偏低;人才资源分布不均现象仍未扭转,外出求学的高校毕业生回桐工作人数偏少,引进的人才稳定性较差,外流情况比较严重。2006年我市引进人才1482人,外流人才244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