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何敏 《求索》2011,(10):211-213
在海外汉学的清小说研究中,“以西释中”现象颇为引人注目。本文从作家本体研究、文类研究、社会、哲学、伦理批评视域和性别研究四个方面对美国汉学界的清小说研究成果分别加以介绍,指出“以西释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国内学界如何借鉴海外学者的成果试以建言。  相似文献   
2.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三派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提出六点新见:<手稿>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顶点论、不成熟论、起点论三种基本观点;导致三种观点的是三种不同的解读模式:"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以苏解马"的解读模式、"以马解马"的解读模式;在版本结构上应当区分出相对独立的"第四手稿"或"哲学手稿";<手稿>的深层哲学主线是从异化观走向实践观;<手稿>的哲学底蕴可以称之为新唯物主义实践观论纲;<手稿>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创新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晚明中土哲人,有“消化西学”之雄心,各自从不同方面,共同构建并完善一个“公用格式”——“以中化西”.以“代疑”与“疑”为此格式之第一步,以“辨”与“镜”为此格式之第二步,又以“破”与“辟”为此格式之第三步;从“存疑”开始,中经“辨异”,最终达于“徕归”或“向化”之目标.可知“晚明格式”不是一个单一概念,而是包含多方位、多层次内容的“学术框架”.此格式之成立,距今约350年.350年后之今日,中土学界依然面临“晚明”学人相同之难题:“处置西学”、“处置西洋哲学”.当今中土学界“处置西洋哲学”,既只剩下“以中化西”一条路,则“晚明格式”就是其最近、最重要之思想资源与“坐标系”.  相似文献   
4.
张东荪对于以西学解释中学的学术行为做了独特且深有启发的探讨,他认为以西学解释中学必须照顾到中学的特殊性,不能随意将西学套在中学身上而进行不负责任的解释;如果想避免以西学解释中学的行为陷于常识性错误,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对中学有非常完整、准确的了解;顺利而有效吸收西学的办法,就是从中国传统中寻找类似的思想文化因素,以扫除心理上障碍。张东荪的这些卓见对于今天的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中西文化的融合实践都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